[发明专利]空间节约型室内高效隔音系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513.0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常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创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82 | 分类号: | E04B1/82;E04G21/00;E04F13/075;E04F15/20;E06B5/20;F16L9/21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节约 室内 高效 隔音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音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隔音系统的施工方法方法。
背景技术
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并称世界三大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噪音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矛盾也日益锐化,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酒店、宾馆、多功能厅、会议室、工厂车间办公室、近噪声源住宅等都需要确保室内宁静的生活工作环境,就要求室内建筑结构有足够的隔声性能,科学的施工方法则可以保障建筑结构的隔声性能不会因施工的薄弱环节而被大量削弱。
对建筑隔声而言,建筑构件的隔声能力和设计施工方法关系到外部噪声影响室内空间和室内噪声影响外部环境的程度。对室内隔声来说,现有技术是对墙体、门窗、吊顶、地面、管道等常见传声通道进行处理,通过增加建筑构件的重量,或增加建筑构件的厚度,或增加减振材料,或通过缝隙封堵等方式,以期达到隔声加强的作用。申请号为201210211423.9的《一种室内隔音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在着重阐述传统的室内装修工艺基础上添加减振措施来表达隔声效果好的意愿;专利号为201210240232.5的《全装修住宅室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通过建造浮筑地面,墙面粘贴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加厚双层窗,外包管道和处理线盒的方式来提升室内整体隔声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63219.4的《一种全装修住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与中国专利号为201210240232.5的《全装修住宅室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所述工艺和方法大致相同或类似。
对室内隔声来说,众所周知的是,建筑空间隔声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建筑构件本身的隔声能力和建筑构件隔声薄弱环节的处理措施。建筑构件的隔声能力的提升手段主要依靠材料面密度的增加、结构厚度的增加和系统阻尼控制的增强,其中系统阻尼控制与空气层、吸声结构和阻尼损耗因子有关;而隔声薄弱环节包括缝隙、声桥、材料或结构的共振及吻合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室内隔声效果的好坏与隔声最薄弱的环节息息相关,一个建筑空间,墙体隔声做的再好,门窗不隔音或者有缝隙,都会使室内背景噪声声压级大幅增加,使得整个室内隔音系统失去应有的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211423.9的《一种室内隔音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对室内构件的缝隙、声桥的处理有一定的描述,但对构件结构本身隔声量的提升比较低效,其技术手段是或增加结构重量,或增加结构厚度,或重点描述减振措施,而对材料或结构共振和吻合效应的处理没有采取技术处理,没有描述外窗的结构和施工工艺,这将削弱系统隔声能力,使得有效空间严重被建筑构件结构占用而降低使用率,同时隔声效果还大打折扣;
中国专利号为201210240232.5的《全装修住宅室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对墙体隔声的描述是通过粘贴一层EPS板(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来实现,实际上,EPS板为闭孔泡沫减振或保温材料,且面密度很低,不具备吸声作用,对结构隔声量的提升也微乎其微。同时,该方法加大了整体工程的操作复杂性,如建筑构件表面装饰及电路布线,因此用该方法对墙体进行隔声改造不是最佳的选择;该专利对隔音窗的描述比较模糊,其所述的双层隔音窗可以理解为双层窗户,但从施工工艺中不能明显识别为具有双层窗框的双层窗户结构,若是一扇具有双层中空玻璃的单层窗,其窗户本身隔声量提升的技术描述不详,未见对窗户共振、吻合效应、阻尼控制等采取技术措施来提升隔声效果;而即便是双层窗户,受到外墙厚度的限制,特别是南方市场,双层窗的安装因厚度规格较大而不具备普遍适用性;该专利未对户门进行隔声技术描述,而入户门的隔声也是室内隔声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63219.4的《一种全装修住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与中国专利号为201210240232.5的《全装修住宅室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工艺和方法大致相同或类似,从系统隔声角度来看,上述问题同样未予解决。
如上陈列的现有专利技术不可否认的是都有对室内隔声提升的技术描述,可圈可点,但不够全面,不够高效,根据隔声质量定律,面密度或厚度增加一倍隔声量理论上增加6dB,若要使室内建筑构件达到较高隔声需求,用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需要非常厚重的结构和非常复杂的施工工艺,严重浪费有效空间,耗时耗材,工期较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空间节约型室内高效隔音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科学地设计室内建筑构件的结构、使用高效隔声的建筑材料和克服声学薄弱环节来对噪声进行综合治理,提升了有效空间利用率、成本低、施工快捷、隔声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创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创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厂房防风加固装置
- 下一篇:锁舌式装配式集装箱房屋连接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