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548.4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慧;徐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较器 分压器 掉电检测电路 时序控制功能 时序控制模块 参考电压源 反向输入端 正向输入端 参考电压 电源电压 电源连接 控制电路 控制模块 翻转 低电平 高电平 抗噪声 能力强 输出端 预设 输出 | ||
一种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分压器、参考电压源、比较器及时序控制模块,所述分压器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分压器的另一端、所述参考电压源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当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的持续时间不短于预设时间,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控制电路的输出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翻转。本发明抗噪声和干扰的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掉电检测电路(BOD,brown out detector)都比较简单,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当电源电压Vcc正常工作时,BOD的输出Bout为高电平。当电源电压Vcc低于某个阈值Vth时,Bout立即变为低电平。
然而,传统BOD对电源电压的噪声和干扰很敏感,尤其是当阈值Vth跟电源电压Vcc差别比较小且噪声和干扰使得Vcc低于阈值Vth时,即使噪声和干扰的持续时间很短,Bout也会变成低电平,从而使得系统抗噪声和干扰的能力就会很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噪声和干扰的能力强的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
一种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分压器、参考电压源、比较器及时序控制模块,所述分压器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分压器的另一端、所述参考电压源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当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的持续时间不短于预设时间,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控制电路的输出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包括非门、与非门、第一阻抗元件、第二阻抗元件、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平翻转单元、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元件连接在所述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与所述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阻抗元件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阻抗元件两端,所述电平翻转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平翻转单元为非门或施密特触发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第二阻抗元件为两个工作在线性区的MOS管或两个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分别为NMOS管和P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端、输出端分别对应所述NMOS管的栅极、漏极、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端、输出端分别对应所述PMOS管的栅极、源极、漏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为MIM电容、PIP电容或MOS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2微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电压源的参考电压由BGR电路产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器为迟滞比较器。
上述具有时序控制功能的掉电检测电路设置了时序控制模块,当因噪声和干扰使得电源电压只是在预设时间内低于参考电压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不会对掉电行为产生反应,这样电路的输出不会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翻转,即电路抗噪声和干扰能力增强了。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掉电检测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