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724.4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8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付兴;胡志远;陈凌峰;张保磊;张晓琳;刘中华;孔为;侍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4 | 分类号: | B21B1/2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取向 电工 表面 黑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取向电工钢表面质量是电工钢产品重要指标之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表面质量已成为确保批量、稳定、合理成本生产电工钢产品的关键指标,决定或影响用户的生产工艺,构成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直观感受,影响最终订单的实现。
黑线主要集中在硅含量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上,在5机架酸连轧机下线后,带钢双面出现黑线,经退火工序后黑线更加明显,具有平行于轧向、细线状、黑色、无手感、间距不等、长短不一等特征。黑线的出现直接影响带钢表面的质量,使产品降级,导致高端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用户取消订单,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针对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消除带钢表面的黑线,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适用于硅含量在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该方法是在五机架酸连轧机轧制时,将第五机架的负荷分配调整至8%-11%,将第五机架的工作辊粗糙度调整至0.25μm-0.35μm。
进一步地,在所述五机架酸连轧机轧制时,
将第一机架的负荷分配设置为30%~35%,第一机架的轧辊粗糙度设置为0.8-1.4μm;
将第二机架的负荷分配设置为30%~34%,第二机架的轧辊粗糙度设置为0.8-1.4μm;
将第三机架的负荷分配设置为30%~33%,第三机架的轧辊粗糙度设置为0.8-1.4μm;
将第四机架的负荷分配设置为20%~30%,第四机架的轧辊粗糙度设置为0.8-1.4μm。
进一步地,在所述五机架酸连轧机轧制时,
将第一机架的后单位张力设定为8~11kg/mm2,前单位张力设定为15~25kg/mm2,乳化液浓度设为2.0-3.0%,轧机乳化液流设定为1800L/min-2500L/min;
将第二机架的后单位张力设定为13~15kg/mm2,前单位张力设定为15~25kg/mm2,乳化液浓度设为2.0-3.0%,轧机乳化液流设定为1800L/min-2500L/min;
将第三机架的后单位张力设定为8~12kg/mm2,前单位张力设定为13~15kg/mm2,乳化液浓度设为2.0-3.0%,轧机乳化液流设定为1800L/min-2500L/min;
将第四机架的后单位张力设定为4~8kg/mm2,前单位张力设定为8~12kg/mm2,乳化液浓度设为2.0-3.0%,轧机乳化液流设定为1800L/min-2500L/min;
将第五机架的后单位张力设定为0.5~2kg/mm2,前单位张力设定为4~8kg/mm2,乳化液浓度设为1.0-1.5%,轧机乳化液流设定为1500L/min-1800L/min。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在五机架酸连轧机轧制硅含量在1.0wt%-1.7wt%的带钢时,通过调整第五机架的负荷分配和工作辊粗糙度,可消除无取向电工钢带钢表面出现黑线的缺陷,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生产的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生产的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生产的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生产的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消除无取向电工钢表面黑线的方法生产的Si含量为1.0wt%-1.7wt%的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辊及大型内台阶截面环件的轧制成形方法
- 下一篇:油漆废渣的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