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阵列基底、微阵列、微流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64934.3 申请日: 2014-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4345153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郑波;冯汇 申请(专利权)人: 香港中文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
代理公司: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代理人: 王达佐,洪欣
地址: 中国香***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阵列 基底 流体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859,896的优先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检测、分析或研究感兴趣的分子或微粒,特别是生物材料的微阵列基底、微流体系统以及包含上述基底的微阵列。本申请还涉及用于制备基底和微阵列的方法以及利用包含所述基底的微阵列检测或分析样品中感兴趣的分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一系列的含氟聚合物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丙烯(FEP)、过氟烷氧基(perfluoroalkoxy,PFA)等具有卓越的不粘性能,可以用作不粘涂层。PTFE在不粘涂层中常用,通常被称为Teflon。Teflon是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使用在一系列氟聚合物产品上的注册商标1。已知含氟聚合物几乎对任何物质都没有亲和力。然而,Messersmith小组证实了聚多巴胺对Teflon材料的亲和力2

微阵列是在固体基底上的多重二维微点阵列,可以利用高通量检测方法分析许多类型的生物材料。微阵列的概念和方法学在1983年由Chang TW3首次引入并在其一系列的专利4-6中进行了说明,例如示例了抗体微阵列(也被称为抗体矩阵)。在90年代初期,Schena和其同事开发了微阵列技术,这对生物分析技术的研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微阵列技术的高通量分析允许快速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促进了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医疗诊断7。微阵列的类型包括DNA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肽微阵列等。

蛋白质和肽阵列是用于临床分析的成熟技术8,9。典型的蛋白质或肽微阵列由基底、功能化反应斑点、固定化的蛋白或肽、靶蛋白和用于检测的标记试剂组成10,11。常用的标记试剂有荧光分子12,13、辣根过氧化物酶(HRP)14、量子点15,16、纳米粒子17等。基于标记试剂,已经开发了诸如荧光显微镜检查12,17、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或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14,18等用来检测靶蛋白的信号。

微阵列的基底,也常被称为支持物,是用于产生微阵列的材料。硝酸纤维素膜、纸、各种硅材料和玻璃薄片通常用作微阵列的基底材料11,19。然而,这些基底的大多数会有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问题,这种吸附导致了背景信号的增加,限制了检测20。对于硝酸纤维素或玻璃,必须进行多步骤处理以便降低背景信号21,22,这显著增加了制备基底的成本以及基底处理和贮存的复杂性。

如果基底表面没有被充分封闭,蛋白质微阵列的灵敏性和稳定性都会降低。因此,开发了多种不同的表面封闭方法以灭活背景信号,诸如聚乙二醇(PEG),23牛血清白蛋白(BSA)24等等25,26,27。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并且非特异性蛋白吸附仍然能够检测到27。活化以及使基底上的反应斑点官能化的方法包括添加酯、乙醛、环氧、马来酰亚胺、诸如聚L赖氨酸的能够吸附蛋白的涂层聚合物、添加氨基、酰肼等11,28。大多数方法需要昂贵的化学试剂以及严格的调控条件,因此通常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操作,并且伴随着过高的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用于制备微阵列,特别是蛋白质或肽微阵列的新的微阵列基底。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阵列基底,包含表面被聚多巴胺修饰改性的含氟聚合物膜片。

在一实施方案中,含氟聚合物膜片由选自氟化乙丙烯(FEP),聚四氟乙烯(PTFE)和过氟烷氧基(PFA)的含氟聚合物材料制成,以及优选地,所述含氟聚合物材料为FEP。

在一实施方案中,聚多巴胺在所述含氟聚合物膜片表面上形成微斑点阵列。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多巴胺微斑点作为用于微阵列分析的反应部位,优选作为蛋白质或肽微阵列分析的反应部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含本文公开的微阵列基底的微阵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微阵列还包含固定在微阵列基底上的生物分子、细胞和/或微/纳米粒子。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分子、细胞和/或微/纳米粒子固定在聚多巴胺微斑点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未经香港中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