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的快递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5928.X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任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任鸿 |
主分类号: | B42D25/20 | 分类号: | B42D25/20;B42D2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泄露 个人信息 快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的快递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快递单作为快件的信息载体,在快递行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区分各个快递物品,需要在快递的物品上粘贴一张快递单,用以标明该物品的寄件人、寄件人地址、寄件人电话、物品名称、物品数量、物品保价价格、快递服务费、揽件员名称或代码、收件人、收件人地址、收件人电话以及寄件人和收件人签名栏等信息。
目前的问题在于,物品在快递的过程中,有收件、分拣、运输、再分拣、派送等诸多环节,因此很容易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
针对快递单用户信息泄露,现有以下技术:
发明专利“一种保密快递单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201410041084.3,申请公布号:CN103802528A),公开的方法是,书写层分为保密区域和非保密区域,保密区域的信息不能被复印到复写层,保密信息就不会在中转过程中被泄露。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一方面,非快递公司的人员极少能接触到快递的物品,自然也难以接触到快递单上的信息,且快递公司可以通过加强管理(例如,分公司凭回单来计算快递员的计件工资;总公司凭回单来计算分公司的每年奖励等)来防止快递单的外泄;另一方面,当快递单上没有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而都要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来查询时,将增加快递员的工作量,也使派错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造成用户间、用户与快递公司间不必要的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的快递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思路是,快递单上的收件人信息是最主要的要保护的对象。快递单一般分为多联,其中快递公司保存的快递单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防止外泄,而收件人收到的一般有名址联和收件人存根联。名址联是派件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用以读取收件人信息的一联,可以方便地撕下,放到碎纸机中或用别的方式销毁。快递单的最后一联(通常是收件人存根联)背覆背胶,牢牢地粘贴在物品包装上,所以极难撕下,通常情况下只能用圆珠笔在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处用力划写,以抹去个人信息。此方法不仅十分麻烦,而且也难以完全划去信息。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是,快递单分为隐私区域和非隐私区域。隐私区域包括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也可以包括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以及收件人的签名、寄件人的签名等。隐私区域以外即为非隐私区域。隐私区域和非隐私区域用撕开线隔开。快递单的最后一联的背面,并不全部覆盖背胶。隐私区域的背面不覆盖背胶,非隐私区域的背面覆盖背胶。撕开线使得手工可以方便地将隐私区域从快递单中完全撕下。
在本发明的优点是:收件人收到货并确认完好,不需要退换货,可以销毁快递单时,收件人沿撕开线撕去个人隐私区域,然后用碎纸机或其它方法销毁即可,而粘贴在包装上的非隐私区域,留下的是快递公司标记等其它不重要的信息,即使被不法分子获取,也无碍于个人信息的保密。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快递单各层示意图;
图2为传统快递单最底层一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快递单最底层一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快递单最底层一联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描述。
图1中,传统快递单最底层一联为收件人存根联5,其覆有背胶,寄件人填好所有信息后可以将其贴在物品包装上。最底层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是签收联4、发件联3、结账联2和名址联1。各快递公司的快递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结构与内容与图1相差不大。
图2为传统快递单最底层一联的示意图。各快递公司的最底层一联内容可能不同,此处以收件人存根联为例。寄件人信息区1为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邮编等内容。物品信息一区2为物品类别、名称、数量等内容。寄件人签名区3为寄件人签名处,一般情况下揽件员签名也在此处。快递公司信息区4体现的是快递公司名称、图案、快递单条形码、到达城市标记等。收件人信息区5为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邮编等内容。物品信息二区6有付款方式、是否保价、保价金额、总费用等信息。收件人签收区7有收件人签名、派件员签名以及备注等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任鸿,未经李任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近视的笔
- 下一篇:活塞裙部碳纤维涂层印刷方法及其固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