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器抽吸式负压拔罐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6732.2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妹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抽吸 式负压拔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拔罐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注射器抽吸式负压拔罐器,它主要用于为患者做拔罐治疗时使用。
背景技术
拔火罐疗法,它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在我国民间使用历史悠久。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在罐内燃烧酒精棉球,消耗掉罐内的氧气,使罐内气体形成负压,而后将拔罐吸附在穴位的表皮处,使局部的浅层组织充血,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传统疗法的缺点是,罐内所形成的负压的大小不易掌握,操作时稍有不慎就容易烧伤患者皮肤,更有甚者还会点燃被褥衣物形成火灾。
现代的拔罐器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虽然依靠现代机械方法产生负压的拔罐器与传统拔火罐器的使用方法不大相同,但一般来讲拔罐器能达到和拔火罐相同的效果。
但是不论用拔罐疗法治疗哪种疾病,都必须掌握好正确的穴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拔罐于此穴,可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拔罐于大椎穴可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拔罐于内关穴可使达到宁心安神、和胃和逆、理气镇痛的作用。经常拔罐于内关穴可治疗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经常拔罐于内关穴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经常拔罐于内关穴可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拔罐器大多使用不便或结构过于复杂,有些拔罐器设计的不合理,在操作的过程中其拔罐器内的主要零件活塞不但有上下运动,还有旋转运动,使得造作比较费劲;还有些拔罐器还需要另外配置专用的抽真空设备,造成使用成本过高,一旦抽真空设备损坏,拔罐器就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射器抽吸式负压拔罐器,此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罐内负压的大小。拔罐时,将罐口扣在选定的穴位处,把普通注射器针筒前端的锥形管插入拔罐器上端的锥形孔内,而后向上拉动注射器的推杆,使罐体内产生负压,使罐体吸附在皮肤上。由于注射器非常普通易得,故使得本拔罐器整体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本拔罐器还避免了传统火罐在使用过程中烧伤或烫伤皮肤的现象,使用变得更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射器抽吸式负压拔罐器,包括罐体、阀座、阀帽、钢珠、弹簧,所述罐体由透明玻璃或聚丙烯制成,罐体呈U型状,圆形开口向下,在罐体上端制有一个凸台,该凸台用于增加罐体上端的强度,在罐体上端中心制有一个圆孔;阀座呈丁字形,下面大,上面小,阀座内部制有一个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为上边内径大而下边内径小,阀座上部的外形与尺寸与上述圆孔匹配,阀座上部制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规格为M12×1,在阀座内从下到上的装有一个小密封垫、钢珠、弹簧,阀座的上部从罐体内部自下而上的穿过上述圆孔;阀帽下部制有一个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规格与阀座上部的外螺纹相匹配,阀帽上部制有一个圆锥形内孔,上述内螺纹孔和圆锥形内孔相贯通,所述圆锥形内孔可插入普通注射器;阀帽旋装在阀座的上端,阀座下部与罐体之间装有一个密封垫,阀帽与罐体上表面之间也装有一个密封垫。上述阀座、阀帽、钢珠、弹簧、密封垫构成了一个单向阀。在外力的作用下,罐体内的空气可以经所述单向阀排出,而外界的空气不能够经过单向阀进入罐体。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将穴位处附近擦净,而后将罐体按压在穴位处,将注射器前端插入阀帽上端的圆锥孔并抽拉注射器的推杆,在罐体内形成负压,这时皮肤逐渐隆起,当浅层组织充血明显可见时,停止抽拉推杆,待10分钟左右后去除罐体既完成此次该穴位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若感不适,这时可以去掉罐体从新上述操作,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妹,未经王小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单元球形支架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