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66761.9 申请日: 2014-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4116971A 公开(公告)日: 2014-10-29
发明(设计)人: 张欣;王爱武;孔冬;王姝丽;李艳冬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立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7/04;A61P1/16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赵妍
地址: 25002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肝病 瘙痒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虽然无明显病损,然而瘙痒却不易根除,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多种全身性疾病可伴发瘙痒,肝脏疾病最常见。瘙痒伴发于几乎所有种类的肝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瘙痒,寝食难安,焦虑烦躁,以夜间为重,持续时间长。长期研究认为肝病瘙痒有以下原因:性激素水平下降,皮脂腺功能减退;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抑制调节功能失调;胆汁淤积直接致胆红素升高,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糖代谢障碍等。近年的研究认为顽固性瘙痒是中枢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脑啡肽类物质增高,大脑对吗啡的敏感性增强。研究证实:重度黄疸型肝炎95%以上以血瘀血热为主症。中医认为:血热、血瘀是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瘙痒属“痒症”范畴,病因大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肝胆湿热下注兼因湿热内蕴所致。

现代医学仅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采用退黄、利胆治疗,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缓解,达不到预期效果。止痒仅是治标,从根本上使肝病缓解、治愈是根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筛选出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抗过敏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优化配伍,科学制备。根据病机,总结临床经验,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5~50份,栀子3~40份,大黄3~9份,徐长卿5~50份,苦参3~40份,白鲜皮2~30份,赤芍2~30份,丹参3~40份,茯苓3~40份,白术2~30份,薏苡仁3~40份,甘草1~15份。

优选的,上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25~35份,栀子15~25份,大黄3~9份,徐长卿25~35份,苦参15~25份,白鲜皮10~20份,赤芍10~20份,丹参15~25份,茯苓15~25份,白术10~20份,薏苡仁15~25份,甘草5~15份。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30份,栀子20份,大黄6份,徐长卿3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赤芍15份,丹参20份,茯苓20份,白术15份,薏苡仁20份,甘草1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添加或不添加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崩解剂、粘合剂等)制成各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合剂等。

所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即得。进一步地,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以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常规剂型,如合剂、颗粒剂等。

所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取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泡0.5~2(优选1)小时后开始煎煮;共煎煮1~4(优选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每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即得合剂。

本发明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主治肝病瘙痒,治疗时,以上述合剂为例,服用量为100毫升(相当于生药量75克),一日2次;以颗粒剂为例,一日3次,每次10克。

本发明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病机: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病气郁化火生湿,黄疸为肝内湿热郁阻。皮肤瘙痒外有风湿热三邪郁结所致,内因血热血虚而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来往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疏泄不利,湿热瘀滞,致周身瘙痒、肝功能受损,本方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君药,配伍解毒抗过敏,活血化瘀通络,健脾益气的臣药,共凑有标本兼治,去毒保肝,退黄利胆,止痒之效。

方解:茵陈、栀子、大黄清热祛湿、解毒为君药。徐长卿、苦参、白鲜皮,利湿通络,抗过敏为臣药。赤芍、丹参活血化瘀通络;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以防脾虚,为佐使药;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标本兼治,退黄利胆,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健脾益气,解毒抗过敏,治疗瘙痒之效。具体如下:

君药: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利胆,保肝,解热,抗炎,降血脂,降血压,扩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栀子: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