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过热水蒸气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031.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外村徹;藤本泰広;玉置幸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5/10 | 分类号: | H02M5/10;H01F27/24;F22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过热 水蒸气 产生 斯科特 接线 变压 器用 | ||
本发明提供电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过热水蒸气产生装置、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用铁芯,可以发挥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输入侧设置有控制设备时的各变压器的输出特性,并且可以独立地控制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该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设备(5),设置在主座变压器(2M)的输入侧的二相中的一方上,控制电压或电流;以及第二控制设备(6),设置在T座变压器(2T)的作为输入侧的初级线圈(2c)的一端侧,控制电压或电流。各控制设备(5、6)独立地控制主座变压器(2M)的输出电压和T座变压器(2T)的输出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电源电路、由主座变压器和T座变压器构成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用于该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铁芯、以及使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过热水蒸气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由主座变压器和T座变压器构成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电源装置中,当控制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时,可以考虑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初级侧的三相上分别设置控制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元件。
但是,由于在T座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内流动的电流流入主座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所以即使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初级侧的三相上分别设置控制元件,也不能独立地控制两个单相电路的输出电压。
由于上述原因,通常在两个单相电路上分别设置控制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元件,并独立地控制两个单相电路的输出电压。
当与单相电路连接的负载为低电阻时,单相电路成为大电流电路,并且实际上在该大电流电路上设置控制元件非常困难。因此,如图13所示,在利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而形成的两个单相电路上设置控制元件,并且进一步设置将两个单相电路的输出转换为低压大电流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即,上述方法中,需要一台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和两台单相变压器,共计需要三台变压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1-248508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课题是在使用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电源装置中,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并且发挥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电路特性,且独立地控制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即,本发明的电源装置是具有由主座变压器和T座变压器构成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设备,设置于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入侧的二相中的一方,控制电压或电流;以及第二控制设备,设置于所述T座变压器的作为输入侧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侧,控制电压或电流,设所述主座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1、所述T座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2、根据所述主座变压器的励磁阻抗和所述T座变压器的励磁阻抗求出的系数为k时,在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于需要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所述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在k×n1/n2以上的电压的负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独立地控制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所述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电源装置具有由主座变压器和T座变压器构成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在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入侧的二相中的一方上设置有控制电压或电流的第一控制设备,在所述T座变压器的作为输入侧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侧设置有控制电压或电流的第二控制设备,其中,设所述主座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1、所述T座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2、根据所述主座变压器的励磁阻抗和所述T座变压器的励磁阻抗求出的系数为k时,在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于需要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所述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在k×n1/n2以上的电压的负载的状态下,利用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独立地控制所述主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所述T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电株式会社,未经特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