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口闸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427.5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洙;梁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明洙;梁明俊 |
主分类号: | E02B13/02 | 分类号: | E02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口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口闸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分管理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核心影响要素。科学灌溉又仅满足水稻生理、生态需水,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及稻田生态,而且能显著节水节本。
目前,现有水稻田的水渠管理大多采用塑料袋堵水,该方式没有标准化规程及规格,占地面积大;同时,实际操作极不方便,需要四处取土,耗用时间长,且劳动强度较大。特别是,塑料袋易于老化,易污染农田,水土经常流失;此外,该方式无法调节流量,修濠补濠也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通常一名看水技术人员只能照看几十亩地水田,工作效率及管理效果比较低及非标准化等问题。
随着国家提倡节约用水和管理用水环节日趋完善,水口闸门技术逐渐成为本领域关注的关键配件,且国际上尚未有标准的能控制水高度的水口闸门。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水口闸门以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水渠管理技术所存在的操作不便、易污染农田及无法调节流量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口闸门,包括外壳体和闸板,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贯通空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闸板的底沿铰接于所述外壳体,且铰接轴心线平行于所述外壳体的底板;所述闸板通过转动可在全开度工作位置、中间工作位置和截止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并配置成:在全开度工作位置,所述闸板与所述外壳体的底板平行;在截止工作位置,所述闸板的完全封堵所述水流通道;在中间工作位置,所述闸板的上沿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贯通空间中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底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板,所述闸板的铰接位置上方的两个所述侧板上端固定设置有顶板;位于截止工作位置的所述闸板,其底部和两侧边沿分别封抵于所述底板和两个侧板。
优选的,所述闸板的两侧沿和底沿均设置有密封条,以建立相应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截止定位部件,以限定截止工作位置下的所述闸板。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中间定位部件,以限定中间工作位置下的所述闸板。
优选的,所述中间定位部件为多个,以限定多个不同中间工作位置下的所述闸板。
优选的,多个所述中间工作位置分别可调节的水位范围为:0~3cm,3~5cm,5~7cm,7~10cm,10~50cm。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贯通空间形成的水流通道尺寸为:长15cm~45cm,宽15cm~45cm,高15cm~55cm;或者,长25cm~55cm,宽25cm~55cm,高25cm~65cm。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尺寸为:长15cm~45cm,宽15cm~45cm;所述闸板的尺寸为:长10cm~40cm;宽10cm~40cm。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闸板由塑料、玻璃钢、竹片、木板、玻璃纤维或水泥板制成,截面形状呈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水口闸门采用由外壳体和闸板构成的整体式设计,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待调节渠内水位的渠坝侧。如此设置,一方面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同时易于拆除管理,可完全规避现有技术塑料袋易于老化污染农田的问题,符合循环利用及再生使用的产品设计趋势。另外,与外壳体铰接的闸板可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在全开度工作位置,闸板与外壳体底板平行,即全开度放水;在截止工作位置,闸板的完全封堵水流通道,即该支路完全截止通流;在中间工作位置,闸板的上沿位于外壳体的内部贯通空间中部,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其通流量;由此,可进一步有效提升看水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口闸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水口闸门处于全开度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水口闸门处于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C剖面示意图。
图中:外壳体1、底板11、侧板12、铰接孔121、截止定位部件122、中间定位部件123、顶板13、闸板2、铰接轴21、密封条22、安装槽23、密封条24、把持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明洙;梁明俊,未经梁明洙;梁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面漂浮物迁移轨迹的清污工程布置方法
- 下一篇:防波堤及波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