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断电潜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8356.0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巧根;陈秋兰;叶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水 断电 潜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水泵,属于潜水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潜水泵需要完全沉在水中工作。尤其是家庭用潜水泵,放置在井中使用。由于潜水泵放置的位置非常不便于观察,因此很难得知水位情况。一旦水位过低,水泵不能吸取到水,就会使得电机空转。而电机空转则会使电机过热,烧毁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针对潜水泵所处位置的水位状态观察不便,提供一种水位过低,潜水泵不能吸取时自动断电潜水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转报警潜水泵,包括泵体和直流电源;所述泵体的进水口处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交错设有两片铜皮;所述一片铜皮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所述另一片铜皮与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与一个继电器线圈串联后,再串联在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到所述潜水泵的电机供电线路中,所述另一片铜皮与三极管的基极的节点与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阻值大于50兆欧。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另一片铜皮与三极管的基极的节点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串联有电容。
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是9V电池。
本发明利用布置在潜水泵的叶轮腔内的电路板来监测潜水泵进水口处是否有水。自然界的水都是具有杂质的,因此具有导电性,当进水口处有水时,水接触两片铜皮,则接通电路,三极管开关基级的电平,由于限流电阻的分压作用,处于低电平,三极管截止,继电器线圈不能得电,因此常闭触点处于导通状态,潜水泵电机可以工作。当进水口处无水时,两片铜皮之间断路,三极管开关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启动,其常闭触点打开,电机失电,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潜水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报警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开关K1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潜水泵,2-泵体,3-叶轮腔,4-进水口,5-出水口,6-电线接头,K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水断电潜水泵,如图1所示,泵体2的进水口4的内壁上设有如图3所示的电路板,电路板上交错设有两片铜皮形成一个开关K1。如图2所示,其中一片铜皮连接直流电源负极;另一片铜皮与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与一个继电器线圈串联后,再串联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另一片铜皮与三极管的基极的节点通过一个分压电阻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该节点与直流电源负极之间串联有滤波电容。
本实施例采用9V电池作为直流电源供电。
本实施例中的如图3电路板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随意改变,为了节约成本,制成小块安置在进水口4处的内壁上。
为了防止发光继电器线圈烧毁,其所在的电路通路上还穿有限流电阻。
工作时,潜水泵1由其底部的进水口4将水吸入叶轮腔3,经过叶轮旋转施加压力后,由出水口5连接管道,送至用户处,潜水泵1的顶端设有电线接头6,方便电机用电线、电路板电线的引出。
电路板上的两片铜皮形成开关K1的作用,自然界的水都是具有一定导电性的,其电阻率在10M欧/cm一下,开关K1的电阻小于1M欧,分压电阻阻值取50兆欧至100兆欧,这样,当电路导通时,由分压电阻分担大部分电压。当水将两片铜皮导通,分压电阻承担大部分电压,三极管基极处于低电平状态,三极管截止,继电器不能吸合,所以常闭触电正常工作,潜水泵1的电机可正常工作。当两片铜皮上没有水将其导通,三极管基级处于高电平状态,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常闭触点断开,电机不能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电路在正常状态下只有电阻通电,其电流小于μA级别,所以一节9V电池理论可正常工作超过35000小时。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角度的涡流产生装置
- 下一篇:矿用超多级数型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