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羽衣甘蓝制种质量和数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263.X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悦梅;戴忠良;毛忠良;潘跃平;潘永飞;吴国平;张振超;秦文斌;王建华;肖燕;刘小风;孙春青;马志虎;孙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羽衣 甘蓝 制种 质量 数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种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观赏羽衣甘蓝制种数量和质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背景:
观赏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f.tricolor H or t.)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至北海沿岸,两年生草本植物,观叶为主,其叶片形态美观多变,心叶色彩绚丽如花,耐寒性较强,是深秋、冬季和早春观赏的首选花卉,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叶的形态分皱叶、圆叶、波浪叶、浅裂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黄、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对观赏羽衣甘蓝的需求连年高涨,增加了种子的需求量。但有些品种的观赏羽衣甘蓝种子种皮较薄,而且易在植株上发芽,在繁种制种过程中存在种皮破损种子多、已发芽种子多、小种子多的现象,而上述种子严重的影响了种子的质量,降低了发芽率。查阅资料和文献,未发现有此类报道,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简单易行的制种栽培方法用于改变这种状况,来提高观赏羽衣甘蓝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解决羽衣甘蓝制种时存在的问题,能达到增加产量,提高种子质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步骤为:
1、播种育苗:9月上旬羽衣甘蓝穴盘育苗,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育苗,根据制种的需要播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幼苗长到7片~8片叶时可直接定植。
2、合理施肥:制种田内施足基肥,每667㎡放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另加三元复合肥80—100kg(N:P:K 15:15:15)作基肥。
3、定植:10月中下旬把羽衣甘蓝定植到制种田内,最好定植在简易钢架大棚内,以利于后期覆盖薄膜,栽培株行距30cm×30cm。栽后连浇2~3次水,待植株活棵后将四周用细土覆好,有缺苗、死苗及时移栽补植。(大棚钢架宽:6‐6.5m,高3.5‐4.0m)
4、田间管理:植株定植成活后正常的水肥管理,莲座期一直到第二年植株抽薹前的栽培管理都要要适当进行肥水控制。12月底及时在栽培区域内覆盖无滴膜。
5、修剪整理:4月初羽衣甘蓝植株开始陆续开花,初花后5~7天剪去已开花主花枝及侧花枝的顶端,剪去长度为3~5cm,以后每隔7~10天剪去一次新抽薹开花的花枝顶端,剪去长度为3~5cm。
5月中旬最后一次剪去新开花枝的顶端,并且抹去新抽薹的枝条和侧芽,隔10~15天再抹去新抽薹的枝条和侧芽一次。随后正常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6、采收:6月上旬植株枝条开始根据枝条和种荚成熟度开始收割,采收的标准是在花后35~40天,枝条上的荚果70%以上变黄时,每5~7天可以收割一次枝条,6月20日左右完成最后一次收割。要求每次收割的枝条都及时通风悬挂后熟2~3天,随后及时晾晒脱粒,精选干净后,晒干储存。
如果是常规品种,按上述方法直接制种栽培,如果是杂交制种,则只需按此方法处理母本植株即可。
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减少了种子的破损情况和在种荚内发芽的现象,解决了小粒子较多的问题,已发芽种子数量由12%以上下降到不超过3%,小粒种子由11%以上下降到不超过2%,且千粒重和发芽率都提高了10%以上,大大提高了种子产量和质量,增加了效益,有以下优点:
1、通常制种栽培,在植株抽薹开花前再覆盖薄膜,一般在2月底3月初,本发明把时间提前到了12月底,能有效减少植株感染软腐病。
2、因为小种子大部分的来源就是花枝的顶端所结的种荚内产生,每次剪去新开花枝的顶端,减少了小种子的数量,减少了营养损耗,能使植株已开花结籽的枝条营养更充分,使种子的千粒重增加,且有效的降低了结实后的植株倒伏现象,从而提高产量,提高发芽率。
3、通过观察枝条及种荚成熟情况及时采收,且通风悬挂后熟及时脱粒,是最有效减少种子在植株上发芽的方法,由于品种特性,种子在植株上成熟后,如果不及时采收或者采收后湿度较大就会在种荚内发芽,本发明一般在花后35~40天,枝条上的荚果70%以上变黄时就及时才收了,且通风悬挂后熟2~3天就晾晒,由于采收及时且降低了采后湿度,破坏了发芽条件。和常规的一次性收割,后熟5~7天相比较,有效的减少了种荚内发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观赏羽衣甘蓝材料为白色皱叶羽衣甘蓝,常规品种,来源于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