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时钟相位差测量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321.9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陈巍;张法全;叶金才;庞成;韦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时钟 相位差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同步时钟相位差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采集到的双极性发射机同步时钟信号和双极性接收机同步时钟信号分别转换为单极性发射机同步时钟信号和单极性接收机同步时钟信号;
步骤2,将恒温晶振输出的频率进行倍频后生成计数脉冲信号,该计数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
步骤3,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进行粗测量;即
步骤3.1,在单极性发射机同步时钟信号和单极性接收机同步时钟信号中,让先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开始信号,则另一个时钟周期信号即后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结束信号;
步骤3.2,计算每个计数周期内计数脉冲信号的完整脉冲个数N;
步骤4,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进行精测量;即
步骤4.1,对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进行量化延时,以使得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的第一个完整脉冲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与先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的上升沿对齐,并记录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所经过的延时器个数n1;
步骤4.2,对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进行量化延时,以使得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的最后一个完整脉冲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与后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的上升沿对齐,并记录每个计数周期的计数脉冲信号所经过的延时器个数n2;
步骤4.3,计算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即
当计数脉冲信号在计数开始信号到来时为低电平,计数结束信号到来时为低电平时,则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为
当计数脉冲信号在计数开始信号到来时为低电平,计数结束信号到来时为高电平时,则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为
当计数脉冲信号在计数开始信号到来时为高电平,计数结束信号到来时为低电平时,则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为
当计数脉冲信号在计数开始信号到来时为高电平,计数结束信号到来时为高电平时,则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为
ΔTi=NT+(T-n1t)-(T-n2t) (4)
式(1)-(4)中,N是完整计数脉冲个数,T是计数脉冲信号的周期,n1是与先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对齐时、计数脉冲信号所经过的延时器个数,n2是与后到达的时钟周期信号对齐时、计数脉冲信号所经过的延时器个数,t是延时器的延时时间;
步骤5,将所计算出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位差ΔTi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3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