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黄秋葵蚜虫的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1412.6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范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县聚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18 | 分类号: | A01N65/18;A01P7/04;A01N43/90;A01N5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3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黄 秋葵 蚜虫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黄秋葵蚜虫的药剂。
背景技术
黄秋葵 ,别名秋葵夹、羊角豆、羊角椒,洋辣椒。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采收嫩荚供食用,嫩花和叶也可食用。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现在最大的秋葵生产地就在那里——美国南部,美国人还给它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我国江苏、山东、广西、重庆、安徽、黑龙江、陕西等地现在都有种植,种子如江苏长景园林、广东等地都有。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5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90~120天,全生育期可达150天左右,甚至更长。黄秋葵商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每亩产多在2000~3000千克左右。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在日韩即称为绿色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物质,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黄秋葵食用方法也多样,既可凉拌,又可热炒、油炸,还可汤食。
黄秋葵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而在黄秋葵的种植过程中,蚜虫是黄秋葵常见的病虫害之一,黄秋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这会对种植的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目前发病期间用吡虫啉类农药如10%一遍净、10%蚜虱净10%大功臣等3000倍液防治。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病虫害很容易产生抗性,造成药效降低,从而要增加农药的用量,延长使用时间,这样会造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防治黄秋葵蚜虫,并且减少农药用量,延长药效时间,减少施药次数,减轻环境污染,利于生态平衡的防治药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黄秋葵蚜虫的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鱼藤酮乳油17-27份、雄黄粉4-7份、木质素磺酸盐10-14份、烷基苯磺酸盐3-7份、异丙基磷酸酯4-8份、异丙醇30-36份、烷基苯基聚乙基醚3-6份、蓖麻油6-10份、松香粉10-14份、聚丁烯12-17份、氟硅酸纳3-7份和水30-35份。
所述20%鱼藤酮乳油与雄黄粉的质量比为9:13-3。
所述20%鱼藤酮乳油与雄黄粉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木质素磺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质量比为12:5。
所述异丙基磷酸酯与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的质量比为4:3。
使用方式:将上述各个组合按照比例配置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治药剂;然后将防治药剂的800-1200 倍液,对受害植株四周进行喷药,喷2-4次,每次用药间隔3-7天。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农药的配置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农药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利于生态平衡。经过本发明提供了的防治药剂处理后的植株,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植株的危害,提高其成活率。由于新的农药配比,再加上农药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其不受原有的药物抗性的影响,与现有农药相比,也提高了悬浮性和湿润性,经过试验测试,其防效效果提高了许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黄秋葵蚜虫的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鱼藤酮乳油17份、雄黄粉4份、木质素磺酸盐10份、烷基苯磺酸盐3份、异丙基磷酸酯4份、异丙醇30份、烷基苯基聚乙基醚3份、蓖麻油6份、松香粉10份、聚丁烯12份、氟硅酸纳3份和水30份。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黄秋葵蚜虫的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鱼藤酮乳油27份、雄黄粉7份、木质素磺酸盐14份、烷基苯磺酸盐7份、异丙基磷酸酯8份、异丙醇36份、烷基苯基聚乙基醚6份、蓖麻油10份、松香粉14份、聚丁烯17份、氟硅酸纳7份和水35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县聚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泗阳县聚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1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治垂丝海棠桃红颈天牛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水体杀藻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