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及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1713.9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阳县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66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感应 无线 报警装置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电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网结构的复杂性,设备数量和类型种类不断扩大,对应的巡检项目、试验方法也不断增加,大大加强了巡检及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工作量大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就会出现明显缺陷,往往会疏忽大意,甚至出现违章操作,最为突出的就是各种触电事故的发生,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根据国家GBT12720的工频电场测量标准,当一个单相电压源连接到一导电的边界面(例如电极)时,在受影响空间的任意点产生沿一固定轴振荡的电场矢量,即为单相交流电场;当一个交流三相电压源分别各连接到一导电的边界面(例如电极)时,通常产生一个在空间旋转的电场矢量。该旋转矢量描绘一椭圆,它的长半轴代表电场强度最大值的大小和方向,其短半轴代表电场强度的最小值的大小和方向,且滞后于最大值四分之一周期。在导电界面上,旋转矢量为一振荡矢量,它的方向垂直于表面,即为三相交流电场,所以,依托于电场产生的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其中的某些参变量,如距离或是感应电场强度,达到间接测量感应电场的目的,反之亦然。
申请号为201310104229.5的发明提供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它包括前端设置有探照灯的安全帽,它还包括设置于安全帽内部的电场感应传感器、放大器、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所述电场感应传感器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安全帽外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该近电报警安全帽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优点。
申请号为201220510531.1的实用新型涉及吊车防触电安全监控装置,包括两组电场传感器、距离测量设备、处理器、声光报警设备、电源设备,两组电场传感器一组设在安全距离上,一组设在极限安全距离上,距离测量设备和电场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触发声光报警设备报警;所述的声光报警设备设在驾驶室和车身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应用方便,防止吊车、高空作业车的吊臂触碰带电设备,发生事故,提高工作安全系数。
对于上述方案,应用电场原理进行安全预警,一方面,应考虑工频电场反应元件的灵敏度与辐射强度,避免反应滞后、报警不及时或是检测元件与人体接触过密而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要通过改进,使这种测量报警方案能得到广泛的实施,应用于施工作业的各个领域中,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人员和设备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及工作方法,能实时检测周围的电场强度信号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包括传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采样模块、传输模块及报警模块;所述传输模块采用无线方式,分为发送端与接收端;所述传感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采样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的发送端;所述传输模块的接收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报警装置采用分体式,所述传感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及所述传输模块的发送端构成检测探头,所述传输模块的接收端与所述报警模块构成接收器。
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接收器均包括蓄电池与充电接口。
所述蓄电池连接工作开关,所述工作开关连接蜂鸣器与指示灯。
所述采样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均包括单片机。
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电场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与放大电路。
所述报警模块采用声光报警方式。
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初次使用前,先将检测探头与接收器充电12小时,之后若需要连续工作,则每24小时充一次电,每次充10至12小时或充电指示灯熄灭;
2)取出检测探头和接收器,并打开接收器电源,看开关蜂鸣器是否发出“嘀”声,并观察工作指示灯是否点亮;
3)打开检测探头电源,除观察探头的蜂鸣器与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外,再观察接收器端的探头连接灯是否点亮,判断探头是否正常以及探头与接收器的连接是否正常;
4)如果两者均显示正常,则根据待测具体环境,选择探头及接收器的安置体及安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阳县电业局,未经淮阳县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1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