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2797.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聂德品;鞠建宏;王春明;孙克俭;钱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远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9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软管 气压 检测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动软管性能试验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制动软管高压气压定压检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制动软管耐压能力是衡量软管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制动软管堵塞、泄露或破裂都会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交通事故。我国目前有相应的制动软管检验标准(GB16897-2010),规定了制动软管耐压能力及试验方法。基于这标准规定,传统的制动软管压力检测采用的基本都是用水作为介质进行测试,它主要有以下缺陷和不足:一、用水压做测试,这么高的水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做完试验后也得必须清理被测试件中残留的水;用气压做试验完全可以避免这两个问题。二、水对压力变化反应没有制动液和气体灵敏,在相同压力情况下,如果用水检查不漏,用制动液检查可能会出现泄漏;但是若用压缩空气检查不漏,用制动液就绝对不会泄漏。三、对于存在微量泄露的制动软管来说,若用水压测试,很可能制动软管表面只能凸起个小气泡,人若稍微不注意就发觉不了;但用气压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差判别,就会自动显示出来。
继续上面所说的,传统的制动软管压力检测方法,有以下多方面的不足:污染环境;多工序操作,特别不方便,还有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检测精度低、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精度较高的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出了一种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包括主机框架、过滤器、电磁阀器和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气源、试件支撑装置、气缸、测压接头、压力传感器、PLC控制系统;气源经过滤器和电磁阀连接于气缸,为试验机提供测试介质,所述测试介质为经压缩的气体;气缸设置于试件支撑装置上,安装在测压接头一端,所述测压接头连接测试软管;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上,并接入PLC控制系统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测试软管的气压数据,并发送给接入PLC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气源包括高压气源和低压气源,所述过滤器包括高压过滤器和低压过滤器,所述电磁阀包括高压电磁阀和低压电磁阀,所述高压气源经高压过滤器和高压电磁阀连接于气缸,所述低压气源经低压过滤器和低压电磁阀连接于气缸。
其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高压电磁阀、气缸、测压接头和低压电磁阀为若干组。
其中所述试件支撑装置设置有可旋转角度的旋转调节机构和移动轨道及底座,试件支撑装置包括相对应设置的第一试件支撑装置和第二试件支撑装置,且第一试件支撑装置和第二试件支撑装置中间留有可供安装测试软管的容纳空间,移动轨道及底座活动安装在旋转调节机构下并可左右移动;
其中由所述的低压气源、低压电磁阀、气缸、测压接头构成试验机的低压堵塞测试系统和完成试验机检测的所有动作驱动传动系统;由所述高压气源、高压电磁阀、气缸和测压接头构成试验机的耐高压测试系统。
其中所述测压接头设置有适用不同类型软管测试需求的旋转可拆卸式夹具锁紧装置。
其中所述PLC控制系统安装在安全门上,所述安全门两端设置有滑轨,主机框架两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安全门位于试验机的正面部分的倾斜面上通过滑轨沿滑槽上下滑动而开启或关闭安全门。PLC控制系统中还包含一个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进行数据显示及相关操作,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及智能化自动报警提示功能。
其中试验机主机框架的下部分设置为四方体结构,上部分设置为正面是倾斜结构的四边形框架。
其中所述主机框架、第一试件支撑架和第二试件支撑架、安全门11和移动轨道及底座的的组成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由气源、过滤器、电磁阀、气缸等组成的检测通路,采用气体作为测试介质,检测精度高、效果好;
2、适用性广,能够适应都种类软管的测试要求;
3、压力测试精确,能够较好地评估制动软管的堵塞与否及耐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动软管气压定压检测试验机的侧面结构图。
图中各标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远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远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2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