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烯废碱液的深度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3395.X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瑜;赵璞;孙杰;曹宗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董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废碱液 深度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独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催化Fenton氧化工艺,对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乙烯废碱液进行处理,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出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COD<150mg/L,且不需要稀释水,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实现了乙烯废碱液的单独处理和深度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碱性、高盐分、高COD石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乙烯废碱液的深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废碱液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经碱洗处理后形成的废液,其中除含有剩余的NaOH外,还含有在碱洗过程中生成的Na2S、Na2CO3等无机盐,同时,由于裂解气中重组分的冷凝和双烯烃类物质的聚合,使大量的有机物也进入废碱液中,因此,乙烯废碱液是一种典型的强碱性、高盐分、高COD的石化废水。
针对乙烯废碱液的处理,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是:首先对乙烯废碱液进行湿式氧化,脱硫脱臭,然后,与其它废水混合稀释,排入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工艺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这种处理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乙烯废碱液中盐含量很高,抑制了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好氧污泥生长缓慢,活性降低,沉降性差,污泥流失严重。(2)需要消耗大量的稀释水。为了降低乙烯废碱液中盐分对微生物的影响,需要用大量低含盐废水进行稀释,稀释倍数通常为数倍甚至数十倍,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耗水量。(3)乙烯废碱液中所含有机物生物可降解性差,这些难降解有机物在生化系统中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化系统的效能,导致生化处理效果不佳,出水难以达标排放。为了避免乙烯废碱液对生化系统的冲击,减轻污水处理压力,提高外排水达标率,许多企业采取了“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的措施,拟对乙烯废碱液进行单独处理。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1693579A公开了一种高浓度碱渣废水的处理方法,其方法是对经过缓和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出水,采用微电解-混凝-酸化水解-好氧生化-沉淀-消毒工艺进行处理,出水可直接排放至城市污水管道、受纳水体或者并入其它系统处理,也可以满足回用标准。
中国专利CN102690017A公开了一种乙烯厂污水的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乙烯废碱液经湿式氧化处理后,与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混合,然后依次经过曝气生物滤池、高级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与酸碱废水混合排放。
中国专利CN103359880A公开了一种乙烯废碱液的生化处理工艺方法,该工艺由两个活性污泥系统和一个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串联构成,在第一个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中加入中间硫杆菌Thiomonas intermedia BCRC17547,在第二个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中加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XQ3m-2CCTCCM2010162,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加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XQ3e CCTCCM209182,三个串联反应池充分发挥添加菌种各自的专长,实现功能互补。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抗冲击性强、出水水质稳定、处理费用低等优点。
上述三项专利技术中,专利CN101693579A是针对炼油碱渣废水提出的,尤其适用于经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废水的深度处理。专利CN102690017A是将乙烯废碱液与乙烯厂的其它废水混合处理后,经冲稀排放的,需要消耗大量稀释水。专利CN103359880A采用特殊的微生物菌种实现了对乙烯废碱液的高效处理,但是,该工艺同样需要采用低含盐废水对湿式氧化后的乙烯废碱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4~13倍。
由此可见,针对湿式氧化预处理后的乙烯废碱液的单独处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工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3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络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