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4077.5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辉;沈文渊;刘濮鲲;顾伟;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16 | 分类号: | H01P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模式 激励 装置 | ||
1.一种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式变换组件,用于实现毫米波由TE10基模向圆波导TE61模式的转换;以及
第二模式变换组件,与所述第一模式变换组件相连通,用于实现毫米波由圆波导TE61模式向圆波导TE6,2模式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变换组件包括:
矩形波导,与功率源相连接,用于传输功率源产生的TE10基模;
同轴波导,其一端通过盲法兰封闭,另一端连通至第二模式变换组件,其分为两段-均匀段和非均匀段,其中:
均匀段同轴波导封闭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波导焊接为一体,其外导体通过侧壁的耦合槽与矩形波导相通,该耦合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矩形波导相同,且所述耦合槽和矩形波导长边同同轴波导的轴向平行,毫米波由TE10基模转换为同轴TE61模式;
非均匀段同轴波导的内导体外径保持不变,外导体内径连续变大,实现同轴波导至圆波导的过渡,毫米波由同轴TE61模式转换为圆波导TE61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匀段同轴波导的长度L1为9.85mm,其外导体的内径Rb为4mm,内导体的外径Ra为2.5mm;
所述非均匀段同轴波导的长度L2为55mm,在其前端,外导体的内径Rb为4mm,内导体的外径Ra为2.5mm;在其末端,外导体的内径R0为8.5mm,内导体的外径Ra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波导为W波导标准波导,其上部端口采用FUGP900法兰连接至功率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式变换组件为波导半径轴向周期扰动的圆波导,其前端连接至第一模式变换组件的末端,其末端输出圆波导TE6,2模式的毫米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导模式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半径轴向周期扰动的圆波导的轮廓函数为:
其中,z为圆波导的轴向长度,a(z)为在轴向坐标为z处的圆波导内径,a0为初始半径,即第一模式变换组件末端的半径,ε0和ε1为扰动参数,λW为扰动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0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向交叉电壁波导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