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部槽中板结构的一种“V”型几何形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4308.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庆丰 |
主分类号: | B65G19/28 | 分类号: | B65G1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1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部 中板 结构 一种 几何 形式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综采机械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刮板输送机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中部槽中板结构的一种新的“V”型几何形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生产制造的用于综采装备的刮板输送机设备,基本上是由若干节中部槽;两个过渡槽;两条圆环链;若干个刮板;与过渡槽数量对应的链接件、销轨;和一个机头架、一个机尾架;以及安装在机头、机尾架中的减速机、电机、链轮组等部件构成。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链轮,链轮通过圆环链驱动安装在圆环链上的刮板沿中部槽做顺向运动。组装后的刮板输送机像一列火车,机头机尾相当于车头,分别置于像长龙一样设备的两端,然后是紧靠机头或机尾的过渡槽,中间为近百个中部槽,两条圆环链置于中部槽、过渡槽的槽口内的中板上,对称槽口中心两侧顺向分布,刮板通过紧固件均匀分布安装在圆环链上,通过链接件将机头、机尾、过渡槽、中部槽各部件链接。在采煤工作中,刮板输送机不但要承载采煤机,做为采煤机的行走轨道;同时,在链轮驱动下,通过刮板在中部槽中的运动,将采煤机切下的煤运送至转载机或其它运输设备上,实现输煤的目的;同时,为保证采煤机往返切煤,在相连的液压支架推移油缸作用下,对采煤机切煤行走过后的中部槽,向煤层方向推移。在实施侧向推移时,为使圆环链和刮板在中部槽中顺利移动,这条长龙式的刮板输送机的工作状态为,像爬行的蛇一样呈“S”型,且“S”型曲线位置不断地随采煤机同步移动。
为满足这一工作状态要求,目前国内外刮板输送机在安装时普遍在用的方法是,在安装链接时中部槽与中部槽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确保中部槽之间能够形成“S”型转角,实现蛇形变化的横向推进。
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每节中部槽之间的间隙量处于自由状态,无法控制恒定不变,且各中部槽间隙累加后量值很大。在采煤机进行行走切煤工作时,采煤机的反作用力始终作用在中部槽上,由于间隙的存在,随采煤机切煤阻力与圆环链拉力的交替变化,使得刮板输送机中的中部槽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大幅度顺向窜动和冲击状态,这种窜动和冲击将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圆环链的张力变化无常,时松时紧,在与链轮啮合时,极易产生跳链、卡链,甚至链条崩断现象;二是中部槽的大幅度顺向窜动和冲击,将导致液压支架与中部槽连接的推移油缸活塞杆因摆角过大而弯曲受损;三是设备在工作中长期处于窜动和冲击状态,使得设备中的链轮组、链接件、销轨、减速机等部件损坏的速度加剧,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中部槽部件中板结构的一种新的“V”型几何形式,该方式可有效地解决传统中部槽在安装使用时的预留间隙问题,可做到无间隙连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传统的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部件中,对中部槽中板几何形状进行改进,即对所有中部槽部件的中板的首端设计成钝角朝外的“V”型边口,“V”型口对应中板中心线垂直面构成夹角a,尾端则仍保留传统的平直边口,同时确保从中板首端“V”型端头尖角处至尾端平口处的长度尺寸为标准节长L,在安装链接时,每节中部槽之间的中板首尾相连处,形成一个“K”字型连接形式,使中板与中板之间构成了夹角空隙,并通过中板首尾紧靠,实现无间隙链接。这种安装链接方式,保证了中部槽各节长累加长度恒定,能与圆环链长度相对一致,从而确保了圆环链张紧力恒定,避免了跳链、卡链,甚至链条崩断现象发生;同时也由于无间隙链接,有效的控制了中部槽工作状态下的窜动与冲击,避免了液压支架推移油缸活塞杆弯曲受损,避免了链轮组、链接件、销轨、减速机等传动部件因冲击而导致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两节中部槽收尾相连的中板形成的“K”字形式,所构成的夹角空隙,为中部槽侧向推移提供了转角空间,保证了中部槽侧向推移的实现。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用简单的部件中局部的几何形状改变,获取了能够满足中部槽实施侧向推移时的转角需要,同时又保证了因各中部槽节长累加的线长恒定,达到圆环链张力不变的目的,结构简单,且不增加任何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对象的中部槽中板“V”型几何形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对象的两节相邻中部槽中板连接处的“K”型连接形式。
图3是采用本发明的中部槽N节连接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中部槽中板,2、中部槽中板前端呈钝角朝外的“V”型边口,3、中部槽中板尾端的平直口,4、安装链接时中部槽之间对应的“K”型连接形式,5、圆环链,6、刮板,7、推移油缸,8、液压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庆丰,未经史庆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