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936.0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鹤飞;唐皓;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智能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除了手机、平板电脑等主流移动终端之外,各种各样的智能穿戴式设备逐渐兴起,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这些智能穿戴式设备将会逐步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但是,目前的智能穿戴式设备大多属于非刚需性设备,更多的侧重娱乐、休闲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的帮助并不明显。因此,为了使智能穿戴式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亟须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中加入更有利于用户日常生活进行改善的刚需性功能。
另外,随着各种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的普及,每个用户都会拥有多张IC卡,例如,公交一卡通、工卡、会员卡、银行卡等,通过这些IC卡进行身份识别、支付交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各种卡片的增多,增大了卡片的管理难度,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在众多卡片中寻找需要的那张,非常不便。另外,也增加了卡片丢失的可能,而有些IC卡并不具有挂失功能,一旦丢失,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具有对IC卡进行管理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对改善用户体验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穿戴式设备,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卡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一接口相连;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可通过IC卡芯片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并通过天线线圈与控制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IC卡芯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并且通过该穿戴式设备可实现支付、充值交易、身份识别、安全认证等不同的功能,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通过穿戴式设备对卡片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外部刷卡器,所述外部刷卡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及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并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可通过与第一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外部刷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也可与第二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二服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对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并且通过穿戴式设备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IC卡芯片中的多个智能卡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