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6310.3 | 申请日: | 2014-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467 | 分类号: | B64C27/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主转翼用翼片 | ||
一种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属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翼片。它包括前缘、上表面、下表面、后缘和翼体。前缘厚实浑圆,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下表面为平面或稍向下凸的曲面,上表面沿翼弦方向自机翼最厚处往后缘的区域均匀分布着数个相同的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的平均深度约为0.25mm,小凹坑的直径在3mm至8mm之间;每两个相邻的小凹坑之间的净距离在1mm至2mm之间。小凹坑内粘插着带绒毛的纤维丝,其长度稍长于小凹坑的直径的一半。翼体为实心结构。翼片基本呈矩形,展弦比在9:1~13∶1之间。该翼片的最大升阻比较大,有效迎角范围大,且不易失速,效率高,噪音低。
技术领域
一种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属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翼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的表面是光滑的,翼型基本上采用对称型,在有效迎角范围内能产生升力,但有效迎角范围不大,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上表面的气流会产生分离,即产生失速现象,阻力骤然上升,升力骤然下降;最大升力系数不大;由于直升机主转翼转速高故噪音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直升机主转翼翼片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有效迎角范围大、最大升力系数大且噪音低的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
一种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包括前缘、上表面、下表面、后缘和翼体。前缘厚实浑圆,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下表面基本为平面或稍向下凸的曲面,上表面沿翼弦方向自翼片最厚处往后缘的区域均匀分布着数个相同的小凹坑,这些小凹坑为圆形的,每个小凹坑的平均深度约为0.25mm,小凹坑的直径在3mm至8mm之间;每两个相邻的小凹坑的中心距与单个小凹坑的直径之差在1mm至2mm之间,即两个相邻的小凹坑之间的净距离在1mm至2mm之间。小凹坑内粘插着带绒毛的纤维丝,其长度稍长于小凹坑的直径的一半。翼体为实心结构。翼片大致呈长条形矩形,展弦比在9:1~13∶1之间。
该发明一种直升机主转翼用翼片的工作原理是:当该翼片在有效迎角范围内转动时,相对翼片的前方来流分两股流动,第一股气流为翼片的下方气流,该气流流速基本不变,与前方来流速度相当;第二股气流为该翼片的上方气流,该气流在靠近翼片的前缘处转弯向上流至最厚处贴近翼片上表面再转弯向后下方流去。根据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得知,翼片的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从而产生升力。该翼片上表面的小凹坑能使空气形成一层紧贴翼片上表面的薄薄的紊流边界层,即使迎角较大,由于小凹坑的作用,使得翼片上方气流会一直沿着翼片上表面流向后下方,不易与翼片上表面发生分离,小凹坑能推迟尾迹的产生。小凹坑内粘插的带绒毛的纤维丝是吸音材料,能大大地降低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6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子折叠机的叠合被子输出装置
- 下一篇:儿童手推车的自动开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