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8331.9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克久;吉羽大辅;西川浩司;野村祥太郎;秋山弘贵;藤本雅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97 | 分类号: | G03G9/097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子照相、用于将静电图像显影的图像形成方法及调色剂喷射中所使用的调色剂。
背景技术
使用电子照相法的图像形成装置日益迫切地需要进一步的高速化、进一步的高可靠性。进而,对装置节能化的需求也高,为了应对这些需求,强烈需要调色剂的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通常,低温定影性能与调色剂的粘度有关,需要利用定影时的热量迅速融化的性质(所谓迅速熔融性)。但是,满足这种低温定影性能的调色剂不耐受显影器内的搅拌、主体的升温之类的外部应力,容易产生由于外部添加剂的引入而导致耐久性降低、向构件上附着之类的问题。另外,在高速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打印后的记录纸以较短的纸间隔被排出而大量堆叠。因此,产生堆叠的记录纸发生粘接而变得无法剥离的问题、进行了1次定影的磁性调色剂发生剥离而转移到其它的纸上的问题。将其称为排出粘接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为了应对高速打印而低温定影化的调色剂中容易产生,高速化应对与低温定影性能的兼顾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非常困难。
日本专利第30152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521294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利用具有一定碳数的长链烷基且末端具有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至少部分改性的聚酯树脂。提出了由此能够得到带电稳定性、定影性、保存稳定性、显影特性等优异的调色剂。但是,在任一种情况下虽然低温定影性能均观察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于追求迅速熔融性,定影时加热后的再结晶化慢,存在上述的排出粘接的问题变得明显的倾向。
日本特开2011-8135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07673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具有链烯基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具有一定范围的酯基浓度的结晶性聚酯。提出了由此能够获得满足优异的低温定影性、且高温高湿下的带电稳定性和保存性优异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这些情况下也是,虽然低温定影性能观察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于追求迅速熔融性,定影时加热后的再结晶化慢,存在上述的排出粘接的问题变得明显的倾向。已知通常结晶性材料的再结晶化温度低于熔点。为了满足低温定影性能并改善排出粘接的问题,需要在低温下熔化、且最好在较高的温度下再结晶化的调色剂,因此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非常困难。
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结晶性材料,所以控制聚酯树脂中的存在状态是重要的。上述文献中所使用那样的塑性极高的材料通常结晶化速度慢,因此根据保存调色剂的环境(温度、湿度),可能在保存中发生再结晶化而变得无法发挥期望的性能。
日本特开2003-98939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将定影后达到高温的记录纸冷却来防止排出粘接的方案。但是,对于小型的台式打印机,将冷却系统自身导入到机器中本身就很困难,因此要求对调色剂进行改良。
日本特开2003-302875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监控排出后的纸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变更主体的程序(例如拉开纸间隔等)来防止排出粘接的方案。
此时也观察到改善排出粘接的效果,但是考虑到生产率(每小时的打印张数)时,由于该方案使生产率降低,因此尚有改良余地。
综上所述,尚未做出兼顾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低温定影性的提高与排出粘接的问题的改善的提案。这是因为,伴随高速化的低温定影性的提高与抑制定影后的排出粘接的效果为相互矛盾的效果,显示兼顾它们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消除了上述问题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影响长期保存稳定性、高速打印中的排出粘接和定影构件污染能够受到抑制、且低温定影性良好的调色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具有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至少含有树脂成分,该调色剂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0℃以上且65.0℃以下,降温时的冷结晶峰的峰值温度为40.0℃以上且70.0℃以下,在该树脂成分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DSC曲线中,吸热峰的峰值温度为70.0℃以上且95.0℃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影响长期保存稳定性、高速打印中的排出粘接及定影构件污染能够受到抑制、且低温定影性良好的调色剂。
通过以下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明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