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悬链线的竖向构件安全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8903.3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蒋瓅;胡凯;瞿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悬链线 竖向 构件 安全性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抗倒塌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悬链线的竖向构件安全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的安全性问题是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而建筑物的倒塌破坏一直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的主要根源。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加深,高层办公楼、地标建筑越来越多,其安全程度及抗倒塌能力也备受重视。而在诸多的地震震害调查中也发现,高层建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破坏受损乃至倒塌的主要表现是柱、墙的脆性剪切破坏或压屈破坏。而竖向构件一旦发生破坏,很有可能造成结构的倾覆,最终导致其整体性的倒塌,从而形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竖向构件的安全冗余度是评判高层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关键。结构竖向构件产生局部损伤失效后,在内力重分布的过程中,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大,水平构件在中柱远端开始由承受轴向压力转化为轴向拉力,即转化为“悬链线”机制,从而进一步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而在水平构件承受的竖向荷载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失效构件邻近的竖向构件所承受的竖向荷载也不断加大,一旦邻近竖向构件屈服然后至失效,可能会导致竖向承重构件的进一步破坏,倒塌范围也会继续增大。所以,水平构件的悬链线机制的开展情况可能会对竖向构件的安全造成影响。
随着结构抗倒塌设计概念的推进,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构件的强度均被认为是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关键,且多个试验研究发现,结构倒塌过程中一般伴随水平构件的悬链线机制的转变,作为关键因素的构件延性也越发受到重视。然而,水平构件延性的增强,可能会造成竖向构件安全性的不足,导致结构倒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现有技术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评估主要是针对结构整体,而对于结构特别是经过抗倒塌设计的结构,其竖向构件及水平构件的相对强度及安全性是否合理没有得到重视和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基于悬链线的竖向构件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模拟高层结构在倒塌过程中的大变形、大位移及相互碰撞,为高层结构的倒塌形式提供直观动态的数值模拟,得到结构整体的抗倒塌能力及导致结构发生倒塌的加载情况,分析水平构件的悬链线机制,为关键构件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充分、可靠参数,得到直观、定量和较为准确的构件安全冗余度,结构采用简化模型,分析过程简单,工作效率高,尤其适用于高层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安全性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悬链线的竖向构件安全性分析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利用精细化模型与结构整体模型耦合得到的数值模型,为高层结构的倒塌形式提供直观动态的数值模拟,分析某偶发及灾害工况下构件拆除处的水平构件悬链线机制的开展情况进行抗倒塌设计,竖向构件的安全性分析及加强设计按下述步骤进行:
(1)、确定薄弱部位及关键竖向构件
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常规设计,采用通用结构有限元软件建立简化的空间杆系模型,利用杆系模型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常规设计进行整体分析,确定结构的薄弱部位,并根据结构体系确定关键竖向构件。
(2)、建立数值模型
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常规设计,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中的梁、壳单元建立结构整体模型,然后拆除上述确定的某一处薄弱部位或关键竖向构件,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中的实体单元或纤维单元对拆除部位邻近构件建立精细化模型,将精细化模型与结构整体模型以共用节点的方式进行耦合得到数值模型。
(3)、数值模型的倒塌模拟
对上述建立的数值模型按规范加载正常使用荷载、偶发荷载和灾难荷载,并在此基础上对偶发荷载或灾难荷载进行逐级加载,直至结构发生倒塌;
(4)、计算抗倒塌储备强度比
计算倒塌时刻的某偶发荷载或灾难荷载的加载值与初始值的比值,得到结构在某偶发荷载或灾难荷载下的抗倒塌储备强度比值,根据强度比值判断关键竖向构件是否需要进行抗倒塌设计,如需要则进入悬链线机制的分析步骤,不需要则结束构件的安全性分析,即结构不作调整。
(5)、悬链线机制的分析
对需要进行抗倒塌设计的关键竖向构件,则对拆除构件处水平构件的变形、水平构件受压部分的单元失效情况以及水平构件受压区单元的应力逐一进行分析,得到该结构在倒塌过程中水平构件由拱机制转变为悬链线机制的程度,以判断水平构件是否出现悬链线。
(6)、水平构件未出现悬链线的加强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绝缘子耐压分析计算方法
- 下一篇:烟熏效果真实感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