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9532.0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宏;毕平均;刘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阻力 静压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可以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静压桩是通过压桩机的静压机构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这种压桩方法完全避免了锤击打桩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和污染,因此施工时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无污染等优点。
静压桩属于排土桩,桩在压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进行排挤,使地基的侧向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土的密度的增加,扰动了土体结构,从而导致周围土体变形隆起,产生不利影响。且由于土的密度的增加,导致沉桩过程中阻力增大,使得沉桩进一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压桩排土和沉桩阻力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可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静压桩机移动至桩位处,向土层中压入取土钢管至指定深度;
2)拔出取土钢管,管内的土体一同被带出,留下桩孔;所述钢管下端设有在上拔过程中防止土体下落的紧缩口;
3)在取土后的位置,施工预制桩;
4)取土钢管拔出后,采用振动法将管内的土清除,土清除后的取土钢管再次使用;
5)重复1)、2)、3)、4)步骤依次施工其余静压桩。
所述静压桩机为桩顶压入式桩机,桩顶上设有液压机构,对取土钢管顶 部或桩顶施加压力,将桩压入土体。
所述静压桩机为夹持式桩机,桩机上设置有夹具和液压机构,取土钢管或预制桩位于夹具内,夹具和液压机构将取土钢管或预制桩压入土中。
拔出后的取土钢管,采用铁钎等工具清理紧缩口的土。
桩孔的直径小于等于预制桩的直径。
桩孔的直径大于预制桩的直径。
钢管截面为圆形。
钢管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紧缩口为焊接在取土钢管内部的预制件。
所述紧缩口为对接焊接的小直径钢管。
所述取土钢管采用吊机拔出,吊机上设置有振动设备,振动设备带动取土钢管振动,将管内的土清除。
另一种可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静压桩机移动至桩位处,向土层中压入取土钢管至指定深度;
2)拔出取土钢管,管内的土体一同被带出,留下桩孔;所述钢管下端设有在上拔过程中防止土体下落的紧缩口;
3)取土钢管拔出后,采用振动法将管内的土清除,土清除后的取土钢管再次使用;
4)在取土后的位置,施工预制桩;
5)重复1)、2)、3)、4)步骤依次施工其余静压桩。
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静压桩施工方法,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预制桩施工取土,取土过程可靠,取土与施工预制桩同心效果好。大幅减少静压桩的排土问题,对周围土体扰动小,沉桩阻力减小,有效降低静压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和图2,将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进行测量放线,静压桩的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后,施工第一根桩,首先将取土钢管1设置在桩帽2下方,利用静压桩机3向土层中压入取土钢管1至指定深度,压入过程中,土层嵌入到钢管1内部。
然后向上拔出取土钢管1,钢管1内的土一同被带出;所述钢管1下端设有防止上拔过程土层下落的紧缩口11,紧缩口11起到钢管内土体的侧摩阻力作用(此处参看图2)。紧缩口的高度由钢管的直径和进入钢管内土量多少决定,紧缩口的土体捣松脱落后,钢管内的土体很容易清除。
在取土后的位置,采用静压桩机3施工预制桩,将预制桩压入至指定深度即可。
拔出后的取土钢管1,采用铁钎等工具清理紧缩口11的土,紧缩口11处的土清除之后,然后采用振动法将钢管内土清除,清除土后的钢管再次作为取土钢管施工第二根静压桩。重复前述步骤施工其余静压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