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线盒及包括该接线盒的光伏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9888.4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池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尹淑梅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包括 模块 | ||
本申请要求在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13年8月5日提交的第61/862,392号美国临时申请和于2013年12月26日提交的第14/141,354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美国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接线盒及一种包括该接线盒的光伏模块。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用于通过使用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并且作为下一代电池而受到关注。太阳能电池根据它们的形成材料被分为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同时,在太阳能电池彼此串联或并联结合时形成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收集由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并用于防止电流倒流的接线盒。通常,接线盒可以包括用于防止电流倒流的二极管,并且可以附着到光伏模块的一侧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盒以及一种包括该接线盒的光伏模块,该接线盒被构造为相对容易地、快速地且可靠地固定到光伏模块的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和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结合到壳体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分开一定的间隙并且被构造为在壳体的外面延伸,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被构造为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在壳体中叠置。
接线盒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容纳穿过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间隙的导线。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粘附材料。
粘附材料可以是导电的。
第一导电连接构件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垂直的连接构件,其中,连接构件具有导向槽,其中,壳体包括侧壁和从侧壁的内表面延伸的突起,突起被构造为接合到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的导向槽。
导向槽可以是深度沿着朝向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方向减小的第一导向槽,从而突起被构造为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力施加到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
导向槽可以是与第二端部垂直以将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稳定在壳体中的第二导向槽。
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还可以包括结合槽,突起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接合到结合槽。
接线盒还可以包括第二导电连接构件,第二导电连接构件结合到壳体。
接线盒还可以包括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的阻隔件,其中,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和第二导电连接构件被构造为位于内部空间的第一部分中。
接线盒还可以包括电结合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与第二导电连接构件之间的二极管。
二极管可以在阻隔件的远离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相对侧处位于内部空间的第二部分中。
接线盒还可以包括:电缆,电结合到第一导电连接构件并在壳体的外面延伸;引线板,结合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与电缆之间。
引线板的形状可以是适于弹性改变的。
接线盒还可以包括压力突起,压力突起从壳体的上表面延伸并穿过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上表面中的开口,其中,压力突起被构造为将压力施加到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导电连接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壳体还可以包括侧壁和围绕侧壁的外围的凸缘。
凸缘可以从侧壁的下端基本上垂直地延伸。
粘附材料可以形成在凸缘上并可以被构造为将接线盒附着到外部基底。
一种光伏模块可以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和所述接线盒,其中,在第一导电连接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接线盒附着到基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模块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2A是光伏模块的在接线盒附着到其之前的分解透视图。
图2B是光伏模块的在接线盒附着到其之后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线盒的底部透视图。
图4是接线盒的壳体的底部透视图。
图5是接线盒的导电连接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6是图3的接线盒的底部视图。
图7A是接线盒在附着到基底之前的横向剖视图。
图7B是接线盒在附着到基底之后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衰减装置、系统及衰减方法
- 下一篇:电动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