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直剪承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0171.1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董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钢筋混凝土 构件 承载力 方法 | ||
1.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直剪承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每片碳纤维复合材的长度和加固层数;
(2)、将底层树脂涂刷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预加固部位的表面,形成基面;
(3)、按照所述加固层数在所述基面上逐层敷设所述碳纤维复合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第一步、确定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加固率;所述加固率的确定公式如下:
其中,Ac为所述直剪面的面积,fc为所述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设计值,fy为所述直剪钢筋的强度设计值,ρs为所述直剪钢筋的配筋率,为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2为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直剪承载力设计值,ρf为所述碳纤维复合材加固率;
第二步、确定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面积;所述面积的确定公式如下:
AP=ρfAc,
其中,Ap为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面积;
第三步、确定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长度和所述加固层数;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长度和所述加固层数的确定公式如下:
其中,b为所述碳纤维复合材的长度,以100mm为模数;n为所述加固层数,取1~3;tf为碳纤维复合材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涂刷所述底层树脂前先在所述预加固部位的表面磨去表层,优选地,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磨去所述表层后并且在涂刷所述底层树脂前还在所述预加固部位的阳角处或阴角处修整出圆弧,优选地,所述圆弧的半径不小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磨去所述表层前先补平所述预加固部位的表面,包括:
当所述预加固部位表面存在缺陷时,凿除该缺陷后用高强砂浆修补或用结构胶填平,丙酮擦拭;
当所述预加固部位表面存在小于0.2mm的裂缝时,用环氧树脂胶泥填平,丙酮擦拭;
当所述预加固部位表面存在大于或等于0.2mm的裂缝时,用环氧树脂灌缝,丙酮擦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基面的厚度不超过0.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碳纤维复合材在敷设完毕后还在不低于5℃的条件下自然养护至少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1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