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的制备方法及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0300.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驰峰;高炜;康永;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7/00;C08L71/12;C08L23/06;C08L33/12;C08K9/02;C08K9/06;C08K3/36;C08K3/26;C08K5/11;C08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吴贵明 |
地址: | 718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石料 颗粒 人工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对石料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化,得到预处理石料颗粒;
步骤Ⅱ:将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与热塑性树脂进行混合处理或与热固性树脂单体进行混合处理,形成树脂/石料颗粒复合材料;
步骤Ⅲ:对所述树脂/石料颗粒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的石料颗粒裸露,形成所述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中,对所述石料颗粒进行的表面处理为表面强碱处理或表面强酸处理;优选地,所述表面强碱处理中,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的水溶液;所述表面强酸处理中,强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中,
对所述石料颗粒进行表面强碱处理时,将所述石料颗粒浸泡至浓度为20~50wt%的强碱溶液中,在180~200℃温度下保持5~6h;
对所述石料颗粒进行表面强酸处理时,将所述石料颗粒浸泡至浓度为18~48wt%的强酸溶液中进行处理浸泡至少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料颗粒的粒径为10~4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中,将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与所述热塑性树脂进行混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a1:在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中加入偶联剂,搅拌后,得到预混物;
a2:将所述预混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进行密炼,得到初塑化混合料;
a3:将所述初塑化混合料加入模具中进行完全塑化,得到所述树脂/石料颗粒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1中,将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进行预热,将预热后的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升温至80~120℃,并在升温的过程中分批加入偶联剂,搅拌后得到所述预混物;优选所述预热的温度为50~60℃;优选搅拌后在100~110℃下烘干8~10min得到所述预混物,更优选所述偶联剂为KH-550,且为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的0.8~1.5wt%;
所述步骤a2中,将所述预混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由室温密炼至140~160℃后,得到所述初塑化混合料;优选地,所述热塑性树脂与所述预混物的质量比为1:0.5~1:5;
所述步骤a3中,将所述初塑化混合料加入所述模具中,在170~210℃温度下热压10~25min,继续冷压2~8h,得到所述树脂/石料颗粒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将所述预混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进行密炼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热塑性树脂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所述热塑性树脂加热至50~60℃,向其中加入增塑剂,继续升温至70~80℃,向其中加入热稳定剂;将其捏合后,继续升温至80~90℃,加入脱模剂,得到经预处理的所述热塑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所述增塑剂为所述热塑性树脂的5~10wt%,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甘醇二苯甲酸酯或环氧大豆油;所述热稳定剂为所述热塑性树脂的2~10wt%,所述热稳定剂为水滑石稳定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硬脂酸;所述脱模剂为所述热塑性树脂的0.3~0.8wt%,所述脱模剂为聚乙烯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在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中加入偶联剂之后,进一步在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中加入颜料,得到所述预混物;其中,所述颜料为酞青蓝BGS﹑酞青绿G﹑永固红F3RK或永固黄2GS,所述颜料为所述预处理石料颗粒的0.1~0.1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PA、PPO、PSF、PPS、PF、PEEK、PVC、PE和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果蔬保鲜膜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新型通风电焊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