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林下沟渠围网养殖龙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0902.2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余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寿县银河岸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游先春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林下 沟渠 围网 养殖 龙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林下沟渠围网养殖龙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长江以南有着广阔的水网地带,其中遍布的林下沟渠水体资源历来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尤其没有找到附加值高的开发利用途径。龙虾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名贵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目前,龙虾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大水面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前者存在数量、饵量投放不精确、不可控、费时、费力等缺陷,不能有效地避免外界敌害,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面积广,难以掌控,耗药量大,影响了产品质量;后者存在养殖密度受到制约、耗水耗电多、养殖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龙虾人工养殖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林下沟渠围网养殖龙虾的方法;该养殖网根据龙虾的生理特性及浅水生活习性,需要微流水及丰富的水生植物而设计,具有防逃功能,能节约水面,提高产量,保证产品质量。
一种利用林下沟渠围网养殖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选择与湖泊或河流相通的沟渠截取一段长度为100cm、高度为100cm、宽度为50cm的水体作为养殖区,养殖区水位保持80cm;
二、在选择的养殖区的两端分别构筑长度为50cm、高度为100cm的拦截堤;在与湖泊或河流连接沟渠一端拦截堤上方的40cm处挖掘直径为20cm的进水闸;在另一端拦截堤下方的10cm处挖掘直径为20cm的排水闸;两端水闸口均设置20目不锈钢丝网片;
三、在养殖区两侧栽种能够遮蔽阳光的杨树;
四、在养殖区水面种植65%面积的水生植物;
五、沿养殖区四周埋设高度为200cm的木桩,用以固定20目的不锈钢丝网;
六、在养殖区钢丝网的顶端覆盖防逃布;
七、在养殖区两端水面的下方21cm位置设立可漂浮的木质投送饵料台;
八、在养殖区内投入规格为10-15克/只的龙虾2500只,养殖周期为三个月,一年投养两季,产量达到225公斤/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开辟了开发利用荒废沟渠水体资源、获得附加值高的良好途径,有助于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2、龙虾养殖量、饵料投放量可以控制,防止浪费资源。3、便于防止外来敌害和疫病危害。4、通过微流水提高水体含氧量、降低氨氧量,提高了龙虾的成活率和品质。5、养殖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2、木桩,3、水生植物,4、树,5、饵料台,6、进出口闸,7、钢网,8、拦截堤,9、防逃布。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一、选择与湖泊、河流相通的沟渠截取一段长度为100cm、高度为100cm、宽度为50cm的水体作为养殖区,养殖区水位保持80cm;
二、在与湖泊或河流连接沟渠一端拦截堤上方的40cm处挖掘直径为20cm的进水闸;在另一端拦截堤下方的10cm处挖掘直径为20cm的排水闸;两端水闸口均设置20目不锈钢丝网片,以形成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
三、在养殖区两侧栽种能够遮蔽阳光的杨树;
四、在养殖区水面种植65%面积的水生植物,为龙虾提供栖息场所;
五、沿养殖区四周埋设高度为200cm的木桩,用以固定20目的不锈钢丝网,既防外敌侵入又防龙虾逃逸;
六、在养殖区钢丝网的顶端覆盖长100cm、宽50cm的防逃布,便于观察龙虾摄食状况、精确控制投放饵料量;
七、在养殖区两端的下方21cm位置设立可漂浮的木质投送饵料台;
八、在养殖区内投入规格为10-15克/只的龙虾2500只,养殖周期为三个月,一年投养两季,产量达到225公斤/亩,纯收入450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寿县银河岸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汉寿县银河岸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