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1290.9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江宇涵;林上强;廖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液晶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环境光源达到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表面所产生的眩光(sparking),部分液晶显示器机种会使用雾面表面处理方式,即,在液晶显示器的表面设置防眩膜(anti-glare film)。这里,眩光表示不同颜色的碎亮点以不同强度并随机地分布于整个液晶面板上的现象。
于制程工艺中,部分防眩膜会以电浆或蚀刻方式使表面产生粗糙度从而散射外界光源,进而达到防眩目的。但是,一旦表面粗糙程度过高,容易使画面对比度下降。为了改善该缺陷,现有的防眩膜通常会掺入高分子散射颗粒,造成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粗糙度,此外基材跟微粒也会同时具有折射率差异,以达到双重散射的效果。
然而,随着近年来的液晶面板解析度(resolution)不断提高,为了应对其开口率下降,往往在背光源搭配使用具有增亮效果的光学薄膜,诸如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 Film,双层增亮膜)。双层增亮膜是一种反射偏光片,通过选择性反射背光模组的光,使其不被液晶显示器的下偏光片所吸收,从而使液晶显示器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一般地,DBEF系列薄膜包括DBEF-M、DBEF-D和DBEF-D200。例如,DBEF-M通过涂布扩散层,可防止跟其他材料的光学接触,同时在跟增亮膜等一起使用时,又能减轻反射摩尔现象的效果;DBEF-D是在其两面粘合扩散片,既增加了强度,又可提高热稳定性;而DBEF-D200的结构与DBEF-D完全相同,只是其厚度相较DBEF-D更薄,为200um。但是,上述双层增亮膜会使背光薄膜材与像素之间,以及像素与雾面表面处理之间产生双重眩光问题(double sparking issue),造成液晶面板的视觉品质大幅下降。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以解决或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在防眩设计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例如,本发明使用超高精细防眩膜(super fine anti-glare film)和高精细防眩膜(fine anti-glare film)互相搭配,以便因应高解析度的液晶面板来解决现有图像品质不佳的视觉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包括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一液晶层和一阵列基板,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彼此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该液晶面板还包括:
一上偏光板,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上方;
一第一防眩膜,形成于所述上偏光板的上方;
一下偏光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下方;以及
一第二防眩膜,形成于所述下偏光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雾度大于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雾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雾度与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雾度的差值介于20~55之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雾度与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雾度的乘积介于0~500之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雾度小于10,且满足以下关系式:
5.5<G*H<50;
G+H*10<52,
G表示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镜面反射角为20度时的光泽度值,H为雾度值。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防眩膜的雾度介于0~5之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雾度大于20,且满足以下关系式:
Ra/G<5nm,
Ra表示所述第二防眩膜的表面粗糙度,G表示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镜面反射角为20度时的光泽度值。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眩膜的雾度介于25~60之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液晶面板的图像解析度大于或等于80PPI(Point Per Inc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