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1392.0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鹫野善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3/10 | 分类号: | B41J13/10;B41J1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亚;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装置 | ||
一种传送装置,具备传送片材的传送部、和支撑传送部所传送的片材的排出托盘,其中,排出托盘具备:第一托盘,具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导轨部,这些导轨部在与沿排出片材的排出朝向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并沿传送方向分别延展;第二托盘,配置于第一托盘的下侧,并通过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导轨部可滑动地支撑。第一导轨部和第三导轨部的相对于第二导轨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反。第一导轨部具有沿排出朝向延伸的第一肋条、和从第一肋条向沿宽度方向的第一朝向突出而支撑第二托盘的第一突出部,第二导轨部具有沿排出朝向而延伸的第二肋条、和从第二肋条向与第一朝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朝向突出而支撑第二托盘的第二突出部。
本申请基于2013年8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164506而主张优先权,参照其公开的内容的全部并引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片材进行传送的传送部、和以层叠状态对该传送部所传送的片材进行支撑的排出托盘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对进行了图像记录的记录用纸等的片材进行传送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具备对排出的片材以层叠状态进行支撑的排出托盘。
具备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一方面期望小型化,另一方面希望能够传送较大尺寸的片材。为了满足这些期望,公知有如下结构:即排出托盘由多个托盘构成,片材的尺寸较小时多个托盘成为重叠的状态而成为紧凑的排出托盘,片材的尺寸较大时成为将多个托盘顺次拉出而将支撑面扩大后的排出托盘(例如,参照特开2011-235986号公报)。
在特开2011-235986号公报的记录装置中,构成排出托盘的多个托盘例如由导轨构造相互连接而能够滑动。导轨构造例如在排出托盘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与上侧的托盘以及下侧的托盘卡合,从而对上侧的托盘以及下侧的托盘进行支撑,但是在这种导轨构造中,若在多个托盘赋予重量,则存在托盘弯曲而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卡合脱离的忧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为提供一种导轨构造,其即使构成排出托盘的多个托盘因片材的重量、外力而弯曲也不会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具备传送片材的传送部、和对所述传送部所传送的片材以层叠状态进行支撑的排出托盘,其中,所述排出托盘具备:
第一托盘,具有第一导轨部、第二导轨部、以及第三导轨部,所述第一导轨部、所述第二导轨部、以及所述第三导轨部在与沿着所述传送部排出片材的排出朝向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并且沿所述传送方向分别延展;以及第二托盘,配置于所述第一托盘的下侧,并通过所述第一导轨部、所述第二导轨部、以及所述第三导轨部能够滑动地支撑在第一位置、和所述排出朝向的前端的位置比所述第一托盘更靠所述排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三导轨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反,所述第一导轨部具有沿所述排出朝向延伸的第一肋条、和从所述第一肋条向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朝向突出而对所述第二托盘进行支撑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导轨部具有沿所述排出朝向而延伸的所述第二肋条、和从所述第二肋条向与所述第一朝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朝向突出而对所述第二托盘进行支撑的第二突出部。
第一导轨部的第一突出部向第一朝向突出而对第二托盘进行支撑,第二导轨部的第二突出部向第二朝向突出而对第二托盘进行支撑,因此,即使假设第二托盘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这双方对第二托盘的支撑也不会脱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的传送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导轨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二导轨部更接近所述第一托盘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一突出部也可以从所述第一肋条向所述第一朝向突出的长度比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二肋条向所述第二朝向突出的长度更长。
位于第二托盘中的宽度方向的端侧的第一突出部较长地突出,因此第二托盘更难以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