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嘧菌酯的脱色和提纯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81554.0 申请日: 2014-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4119282A 公开(公告)日: 2014-10-29
发明(设计)人: 吴天宇;陈素红;丁菲;蔡军义;周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39/52 分类号: C07D239/52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汪青
地址: 215621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嘧菌酯 脱色 提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嘧菌酯的脱色和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捷利康公司开发并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的化学名称为(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该杀菌剂高效且广谱,几乎可以防治所有的真菌、卵菌纲、藻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害,并通过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在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豆类以及其他作物上使用。

现有技术广泛采用的嘧菌酯合成方法是以邻羟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为苯并呋喃酮,接着用原甲酸三甲酯或甲酸甲酯引入甲氧甲烯基,接着用甲醇钠/甲醇开环加成得到(2-羟基苯基)-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与4,6-二氯嘧啶缩合后用硫酸氢钾脱甲醇得到(E)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然后与邻氰基苯酚缩合得到嘧菌酯。该方法最后一步副反应大,所得产物中含较多杂质,呈黄色或褐色。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嘧菌酯产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加入活性炭等脱色剂,在高温下(例如80℃~90℃)进行脱色,该脱色方法消耗能源大,操作不便,且产品收率低。此外,还需进行多次提纯才能获得99%以上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的嘧菌酯的脱色和提纯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嘧菌酯的脱色和提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常温下,将嘧菌酯粗品完全溶解在乙酸乙酯中,投入活性炭,搅拌1~2小时,过滤,保留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正己烷,在0‐5℃下搅拌结晶1.5小时以上,过滤,烘干,得嘧菌酯成品。

进一步地,特别适于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脱色和提纯的嘧菌酯粗品中嘧菌酯的质量含量为70%~90%。

具体地,嘧菌酯粗品是(E)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邻氰基苯酚发生缩合反应的产物。

进一步地,活性炭的投料质量通常为嘧菌酯粗品质量的2%~10%。

根据本发明,常温是指自然环境下的温度。常温通常为10℃~30℃。优选地,步骤(1)在温度15~30℃下进行。

优选地,乙酸乙酯与嘧菌酯粗品的投料体积为3~5ml/g。

优选地,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投料体积比为0.3~0.5:1。

优选地,步骤(2)中,搅拌结晶2~3h。

优选地,所述烘干在温度50~60℃下进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方法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能耗小,操作方便,收率大于80%,所得嘧菌酯成品为白色,含量可提高至99%以上,品质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以下“%”均指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嘧菌酯粗品均是(E)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邻氰基苯酚发生缩合反应的产物,具体的合成方法可参考GB2291874,WO1998007707等)。

实施例1

取20g嘧菌酯粗品(含量为88.8%),加75ml乙酸乙酯溶解,加1g活性炭,搅拌1h,室温(约15℃)过滤,滤液加30ml正己烷,在0‐5℃搅拌结晶2h,过滤,得白色滤饼,50℃烘干为15.21g,含量99.1%,收率84.9%。

实施例2

取20g嘧菌酯粗品(含量为70.5%),加80ml乙酸乙酯溶解,加1.5g活性炭,搅拌1.5h,室温(约15℃)过滤,滤液加30ml正己烷,在0‐5℃搅拌结晶2h,过滤,得白色滤饼,50℃烘干为12.03g,含量98.2%,收率83.8%。

实施例3

取20g嘧菌酯粗品(含量为88.8%),加75ml乙酸乙酯溶解,加1g活性炭,搅拌1h,室温(约15℃)过滤,滤液加45ml正己烷,在0‐5℃搅拌结晶2h,过滤,得白色滤饼,50℃烘干为15.09g,含量99.2%,收率84.3%。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