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1589.4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石;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石 |
主分类号: | B64C3/00 | 分类号: | B6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41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 ||
技术领域:
一种机翼,属于航空器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蒙皮可动,又具有吹翼机构的机翼。
背景技术:
一些小型航空器如小型固定翼飞机、运动飞机、三角翼等,低空低速,如果具有整机降落伞,安全性会更好,但也存在起飞降落滑跑距离过长,需要一定场地的缺点,为此我们将吹翼机构和柔性蒙皮随动机构加于机翼之上,为此达到增升的目的,使其不需要大的场地或机场,也适合于水上短距起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一种机翼,将吹翼机构和柔性蒙皮随动机构安装其上,以达到起降过程中的增升,实现短距起降的目的。此机翼构造简单,可改善小型固定翼、运动飞机、三角翼等低空低速飞行器的性能,使其不再需要机场或较大的起飞场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翼由中空的机翼本体、带式柔性蒙皮、电动滚筒、张紧轮、机翼护板、径向进风风机、襟翼、电热除冰器、二次电池组、电调器、接收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张紧轮安装在中空机翼本体的后部,电动滚轮安装在中空机翼本体的前部,带式柔性蒙皮套在张紧轮、中空机翼本体、电动滚筒三者组合的外部,机翼护板罩在带式柔性蒙皮的前部和下部,整个机翼外形是翼型状,机翼护板前下部开有横条形进气孔,机翼护板内部有径向进风风机,其进气孔与机翼护板前下部开有的横条形进气孔相对应,径向进风风机的出气孔对应于机翼护板与带式柔性蒙皮之间的间隙,电热除冰器、二次电池组、电调器、接收机安装在中空机翼本体的内部,径向进风风机驱动电机、电热除冰器、电动滚筒、二次电池组、电调器、接收机电联接,襟翼与张紧轮相连接,装在机翼护板里的径向进风风机可以是贯流风机也可以是普通的离心风机,但以径向进风风机最适用,电动滚筒是电机安于滚筒内部,经齿轮组驱动的电动滚筒。
本方案的优点是:机翼护板与蒙皮间的间隙可以开在机翼的中部也可开在后部,起飞、降落时径向进风风机动作,吹机翼的上表面,柔性蒙皮向后与气流随动,可实现增升、短距起降、对于小型单座、双座的固定翼飞机、运动飞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三角翼飞机及飞行汽车、船等短距起降是十分重要的,电热除冰器是冬季结冰时起动溶化冰雪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机翼的正视图
图2一种机翼的俯视图
图3机翼护板的示意图(三视图)
图4径向进风风机的示意图(正视和俯视图)
图中:1中空的机翼本体、2带式柔性蒙皮、3电动滚筒、4张紧轮、5径向进风风机、6机翼护板、7襟翼、8电热除冰器、9二次电池组、10电调器、11接收机、12张紧装置、13连接卡、14间隙、15径向进风风机驱动电机、16条形进气孔、17径向进风风机进气孔、18径向进风风机出气孔、19径向进风风机叶轮、20径向进风风机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3电动滚轮安装在1中空的机翼本体前部,4张紧轮经12张紧装置连接在1中空的机翼本体的后部,2带式柔性蒙皮套在1中空的机翼本体、3电动滚筒、4张紧轮三者组合的外面,1中空的机翼本体、3电动滚筒靠13连接卡连接,6机翼护板固定在1中空的机翼本体前部,5径向进风风机、15径向进风风机驱动电机安装在一起,5径向进风风机安装在6机翼护板内部,其进气孔与6机翼护板上开的条形进气孔相对应,6机翼护板与2带式柔性蒙皮之间的14间隙对应5径向进风风机的出气孔,7襟翼与4张紧轮连接在一起,8电热除冰器、9二次电池组、10电调器、11接收机安装在1中空的机翼本体内部,8电热除冰器、9二次电池组、10电调器、11接收机、3电动滚筒、15径向进风风机驱动电机电联接,当11接收机收到信号后3电动滚筒转动带动2带式柔性蒙皮向后运动,同时5径向进风风机转动产生气流吹2带式柔性蒙皮的上表面产生升力,使起飞降落过程中的机翼增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石,未经陈志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结构的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央翼与机身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