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039.4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贤彪;赵秋;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垄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年两茬作物的种植方法,具体为一种夏秋季/冬春季作物沟秆垄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数量大、分布广,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肥料资源。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秸秆还田能有效补充有机质。通过秸秆还田可维持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矿化的动态平衡:①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②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③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具有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作用。(即秸秆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⑤能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⑥提供作物及微生物所需营养。
现有的夏秋/冬春作物轮作体系主要采用均垄栽培,秸秆还田有几种方式:
1、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均撒田间后进行耕地翻压,大部分露在地表。比如专利采用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栽培方法(CN 1774983A)。这样存在的问题为(1)还田量有限,由于秸秆量过大或不均匀导致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2) 秸秆在旱土翻压还田后,上下茬作物种植时间间隔短,使土壤变得过松,影响下茬种子发芽生长,甚至出现吊根;(3)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没有充足的腐熟时间,还田后留在土壤里,造成虫害。
2、秸秆粉碎直接覆盖在地表(比如专利CN102550258 A和专利CN101347077)。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但是这样秸秆腐解和作物出苗同时进行,争夺养分,秸秆腐解不完全,严重影响下茬作物出苗;同时给灌溉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将秸秆从地里移出费工、费时、占地,已经很少被农民所采纳。
4、秸秆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
土壤水分和养分作为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对作物发育和产量具有很大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区域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且水资源缺乏;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用水日趋紧张。因此迫切需要合理措施来解决周年秸秆还田的问题,同时有助于解决农田节水节肥的问题,节能减排,同时保证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一是实现周年秸秆全部还田和高效腐解,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二是提高土壤的保水增容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三是有利于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充分发挥气候生产潜力,实现两作生产;四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五是有利于出苗齐全、节水、节肥、增温,提高作物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夏秋季和冬春季作物实行宽窄行周年交替种植,各自秸秆在种植行内交替犁沟掩埋。宽窄行设置为行距30~40 cm窄行和50~90 cm宽行;降水通过径流和入渗大部分流入沟内,实行沟灌的灌溉方式。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春季,冬春季作物成熟果实收获后,均垄栽培田上设置宽窄行,宽行为50~90cm,窄行为30~40 cm,在宽行上犁沟,沟深35cm左右,将冬春季作物秸秆掩埋或者粉碎填入沟内,沟内大约可放置2.1~3.6吨秸秆。在埋入秸秆后回土前沟内一次性施肥,施肥量为(复合肥指的是:氮、磷、钾复合肥,其纯氮以N计,磷有效成分以P2O5计,钾有效成分以K2O计,其有效成分比为:20︰10︰15。)复合肥45公斤/亩;沟土回填;沟内灌水,灌水量为60m3/亩;由于灌溉这期间的降雨较多,径流和入渗降雨大部分会流入垄沟内,加上氮磷养分的施入会加速垄沟内秸秆的腐解,释放矿质营养元素,并向周围扩散,同时秸秆还能够保蓄水分。
(2)在犁沟两侧(窄行)上播种2行或多行夏秋季作物,株距10~15cm;作物的关键生长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2~3次,每次亩灌水量为60m3;常规除草、打药。夏秋季作物的根系与犁沟较近,根系伸展能够吸收到犁沟内水分和秸秆腐解释放的养分。夏秋季作物的品种采用高产、抗性强、株型紧凑、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
- 下一篇:旋耕机旋耕轮无负荷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