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粘菌门微生物中产生蛋白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83618.0 申请日: 2010-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63729B 公开(公告)日: 2020-09-15
发明(设计)人: K·E·阿普特;J·C·利普迈耶;D·辛普森;J·王;J·P·怀恩;R·泽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11;C12N1/14;C12P21/02;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代理人: 封新琴
地址: 荷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粘菌 微生物 产生 蛋白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在网粘菌门微生物中产生蛋白质。本发明具体涉及网粘菌门的重组细胞和微生物以及它们在异源蛋白质生产中的应用,与从重组宿主细胞和微生物有效产生和任选地分泌多肽有关的新颖启动子、终止子和信号序列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0/027352,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3月1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080022277.4”,发明名称为“在网粘菌门微生物中产生蛋白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的重组细胞和微生物以及它们在异源蛋白质生产中的应用,与从重组宿主细胞和微生物有效产生和任选地分泌多肽有关的新颖启动子、终止子和信号序列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技术背景

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原先只能从人或动物的组织、血液或尿液样本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够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中产生。目前商品化生物产品通常在哺乳动物细胞如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或在微生物细胞如酵母或大肠杆菌细胞系中产生。

与已有的动植物细胞培养体系相比,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蛋白质有若干优势,例如,基于微生物发酵的过程有以下特性:(1)快速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2)能够使用无菌的、严格控制的产生条件,(比如优良制造标准(GMP)生产条件);(3)能够使用简单的、化学组分明确的生长培养基以便简化发酵和减少杂质;(4)没有人类或动物病原体污染;(5)容易回收蛋白质(如从发酵培养基中分离)。此外,与细胞培养设施相比,发酵设备的构建成本通常更低。

美国公开号2003/0166207(即现在的美国专利7,001,772)首次披露了适合转化破囊壶菌(包括裂殖壶菌属(Schizochytrium)在内)的重组构建体。此外,该公开文献还披露了裂殖壶菌的乙酰乳酸合酶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乙酰乳酸合酶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区域、α-微管蛋白质的启动子、聚酮合酶(PKS)体系的启动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启动子。随后出版的美国公开号2006/0275904及2006/0286650(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进一步披露了裂殖壶菌的肌动蛋白、ef1α(延长因子1α)以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序列。

持续需要鉴定用于在破囊壶菌微生物中表达蛋白质的其它调控元件,包括差异表达的调控元件,例如,在不同的时间点、或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或在化学或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会应答的元件。还需要鉴定能够有效指导蛋白质从网粘菌门微生物和破囊壶菌目(Thraustochytriales)微生物(比如裂殖壶菌属和其它一些破囊壶菌)分泌出来的分泌信号系列。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3。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编码某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肽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2。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编码某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肽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38。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43。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5。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有限公司,未经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