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5273.2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东;肖祥;邵阳;邓伟;王国英;宋振;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道 刻蚀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栅电极、栅介质层、有源区、源区、漏区、钝化层、源区接触电极和漏区接触电极;所述栅电极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栅介质层覆盖在所述衬底和栅电极上,所述有源区设置在所述栅介质层上,所述源区和漏区均位于所述有源区及栅介质层上,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有源区两侧,所述钝化层覆盖在所述衬底、栅介质层、有源区、源区和漏区上,所述源区接触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源区,所述源区接触电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漏区接触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漏区,所述漏区接触电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衬底采用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刚性材料采用刚性玻璃和硅片中的一种;柔性材料采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中和柔性玻璃的一种;所述栅介质层采用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铪、氧化钽、氧化锆和有机介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栅介质层的厚度为5nm~400nm;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上淀积一栅极导电层;当衬底采用柔性衬底时,在衬底与栅极导电层之间沉积一缓冲层;
2)在栅极导电层上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及刻蚀工艺将栅极导电层图形化为栅电极;去除光刻胶并清洗衬底及栅电极;
3)在衬底和栅电极上淀积一栅介质层;
4)在栅介质层上淀积一有源区,在有源区上旋涂光刻胶,并通过光刻及刻蚀工艺将有源区图形化,去除光刻胶并清洗衬底及有源区;该有源区为IGZO;
5)在有源区上淀积一铝/铝合金层;
6)在铝/铝合金层上旋涂光刻胶并光刻;
7)将通过步骤1)~步骤6)制备的器件放置在刻蚀液中,采用刻蚀液刻蚀铝/铝合金层形成源区和漏区;去除光刻胶并清洗衬底、源区和漏区;采用显影液作为刻蚀液刻蚀铝/铝合金层;在刻蚀铝/铝合金层之后、去除光刻胶之前,采用一氧化二氮等离子体或氧等离子体或臭氧等离子体处理有源区;
8)在衬底、栅电极、栅介质、有源区、源区和漏区的表面淀积一层钝化层;在钝化层表面旋涂光刻胶,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对钝化层进行处理,形成源区接触孔和漏区接触孔;去除光刻胶并清洗衬底及钝化层;
9)在钝化层上、源区接触孔和漏区接触孔内均淀积导电层;在导电层表面旋涂光刻胶,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对导电层进行处理,形成源区接触电极和漏区接触电极;去除光刻胶并清洗衬底及源区接触电极和漏区接触电极;
10)对通过步骤1)~步骤9)制备的器件进行退火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有源区采用n型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p型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硅、锗以及硅锗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单一有源区或复合有源区,有源区的厚度为5nm~2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有源区上淀积的铝/铝合金层采用单层的铝或铝合金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有源区上淀积的铝/铝合金层采用在单层的铝或铝合金层上再淀积一种或多种金属层,单层的铝或铝合金层上淀积的金属层的厚度为50nm~3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沟道刻蚀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铝或铝合金层上淀积的金属层中的金属采用钼、铜、钛或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52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结级联太阳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