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5583.4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C.布吕格曼;T.多贝兰;F.德伦克哈恩;S.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 ||
1.一种车辆车身,其具有底板门槛(1),该底板门槛(1)的沿车辆横向(y)观察的内部和外部型材件(49,51)在沿车辆高度方向(z)观察的上部和下部法兰连接部(53,55)处接合,底板门槛(1)与车身柱元件(11)的柱根(15)相连,该柱根(15)在侧面碰撞(FA)的情况中以第一支承型材段(27)支承在底板门槛(1)的上部法兰连接部(53)上,并且以第二支承型材段(43)在两个法兰连接部(53,55)之间支承在门槛外壁(45)上,其特征在于,在底板门槛(1)的空腔(57)内设置力传递元件(59),该力传递元件(59)在侧面碰撞情况(FA)中在第二支承型材段(43)和门槛内壁(61)之间提供附加的力传递路径(L2),其中,由力传递元件(59)提供的力传递路径(L2)在车辆高度方向(z)上设置在门槛轴线(S)的上部,其中,所述力传递元件(59)沿车辆横向(y)向内直线对齐地设置在柱根(15)的第二支承型材段(43)的后面,并且柱根(15)的第二支承型材段(43)沿车辆横向(y)观察遮盖力传递元件(59),其中,底板门槛(1)设计成这样柔性的,即在侧面碰撞情况(FA)中底板门槛(1)围绕门槛轴线(S)扭曲(T)并且柱根(15)沿车辆横向(y)向内偏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59)在车辆高度方向(z)上不存在超出第二支承型材段(43)的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车身,其特征在于,力传递元件(59)具有波浪型廓,并且波峰线和波谷线沿车辆横向(y)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车身,其特征在于,力传递元件(59)固定在底板门槛(1)的外部型材件(51)上,并且力传递元件(59)没有与底板门槛(1)的内部型材件(53)接触或与其相间隔。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车身,其特征在于,柱根(15)具有角型材,也就是具有可支承在底板门槛(1)的上侧(39)上的支承臂(37)和可支承在门槛外壁(45)上的外部臂(43),并且柱根的外部臂(43)是在侧面碰撞情况(FA)中作用的第二支承型材段。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车身,其特征在于,柱根(15)具有U形型廓,其具有沿车辆横向(y)靠外的底壁(29)以及沿车辆横向(y)向内突出的两个侧壁板(33),所述两个侧壁板(33)在其自由的边棱(35)上弯折成边缘法兰(27),并且边缘法兰(27)构成柱根(15)的第一支承型材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55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围上板总成以及汽车
- 下一篇:车辆用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