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6429.9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宋超;朱敏;张顺磊;宋文萍;许建华;宋笔锋;安伟刚;王海峰;李育斌;张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B64C3/36;B64C11/18;B64C27/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协同 射流 控制 雷诺数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其特征在于,在翼型(1)上表面前缘设置喷气口(2),在翼型(2)上表面后缘设置吸气口(3);所述喷气口(2)和所述吸气口(3)通过设置于所述翼型(1)内部的气流管道(5)连通,构成吹吸气回路;在所述气流管道(5)内安装有用于驱动吸气和喷气同时进行的气泵(4);并且,所述喷气口(2)和所述吸气口(3)均与所述翼型(1)的上表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2)设置于弦线7.0%~10%位置处,所述喷气口(2)高度为弦长的0.8%~1.5%;
所述吸气口(3)设置于弦线80%~88%位置处,所述吸气口(3)高度为弦长的0.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道(5)包括前部管道(51)、中部管道(52)和后部管道(53);所述中部管道(52)为用于安置所述气泵(4)的管道,所述前部管道(51)为位于所述中部管道(52)前面的管道,所述后部管道(53)为位于所述中部管道(52)后面的管道;
所述后部管道(53)按从后到前的方向,其截面逐渐扩张;所述前部管道(51)按从后到前的方向,其截面逐渐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应用于固定翼飞机、螺旋桨或旋翼。
5.一种用于低雷诺数翼型的协同射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气泵(4)同时驱动前缘喷气和后缘吸气,对翼型表面气流进行主动流动控制;
其中,前缘喷气过程为:喷气口(2)沿翼型(1)上表面的切向喷出高速度射流,所喷出的高速度射流为翼型(1)上表面流体注入能量,主流被射流引射加速,进而加速上表面流体的流动,增加升力;另外,气流在翼型(1)前缘表面产生吸力,吸力的方向垂直于翼型(1)表面指向外部流场,该吸力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分量与流动方向相反,且与阻力方向相反,进而减小阻力;
后缘吸气过程为:气流在后缘的吸气口(3)沿上表面切向被吸入到后部管道(53);后部管道(53)沿流动方向逐渐扩张,使气流流动速度逐渐降低,压力升高,气流被吸入气泵,然后,气流再由气泵做功增压,流经前部管道(51),随着前部管道(51)逐渐收缩,流速增加,成为高速射流注入主流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64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器的可选择性地接合的电滑行系统
- 下一篇:分片式载重块及其装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