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窑自重分离自动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8643.8 | 申请日: | 2014-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康宁;党礼深;李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88;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自重 分离 自动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工机械设备,尤其适用于日用陶瓷的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日用陶瓷隧道窑烧成生产中,要将烧好的产品从隧道窑窑尾出来的窑车上堆垛的钵体中一件一件的卸出来,工人频繁的重复工作,劳动强度相当大,效率低,且隧道窑出来的窑车上虽然经过冷却,工人进行卸产品是温度仍有50到60摄氏度,工作环境温度很高,以致很多陶瓷厂采用高薪办法,这一岗位仍难以吸收工人工作,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对此常常成为企业的心病,迫切要求代替人力的设备来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窑自重分离自动卸料装置,解决了卸料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人工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隧道窑自重分离自动卸料装置,从隧道窑出来的碗坯放置于钵厘体当中,钵厘体连同烧成的碗坯被置于传送带二上,所述传送带二与传送支架二连接,所述传送支架二放置于地面上,所述传送支架二的一端为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换向架铰接,并且与翻转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所述翻转电机固定于换向架的一侧,所述换向架安装于分离台的一端,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分离台的一侧,并且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移动板。
所述移动板为L形,小端与移动气缸活塞轴端连接,并且穿过分离台的矩形孔,大端沿着分离台滑道移动。
所述分离台为U形结构,凹槽位置为滑道,滑道的宽度与钵厘体直径相等,所述分离台一侧加工有横向矩形孔,分离台的另一端加工有两级圆孔,上一级圆孔直径大于钵厘体直径,次一级圆孔则大于碗坯的最大直径。
所述翻转板为T字形,其中与钵厘体接触的一端加工有凹槽,使钵厘体放于其上时不易滑落。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装置通过钵厘体与碗坯直径的差别利用重力将钵厘体与碗坯分离,动作迅速巧妙,传送带将碗坯送到下一个工序,工人不参与取碗坯工作,劳动强度得到有效降低。
2、充分的利用了传送带输送的优点,钵厘体和碗坯分离后进入两条不同的生产线,便于形成自动化衔接。
3、本装置结构和原理简单,所使用的零部件也较为通用,有利于减低成本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送支架一;2-传送带一;3-钵厘体;4-碗坯;5-分离气爪;6-分离台;7-移动板;8-换向架;9-换向气爪;10-传送带二;11-传送支架二;12-翻转板;13-翻转电机;14-移动气缸;15-导轨;16-传送支架三,17-传送带三。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其中A处为操作工位。
图3是本发明的分类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对照图1—3,由隧道窑出来的碗坯4放置在钵厘体3当中,钵厘体3和碗坯4的组合体被放置在传送带二10上,传送带二10将钵厘体3和碗坯4的组合体运送至A工位处,换向气爪9动作将钵厘体3和碗坯4搬运至翻转板12前端加工的圆形凹槽当中,随后翻转电机13启动,翻转电机13驱动翻转板12转向180度,钵厘体3和碗坯4转向180度之后被倒扣在分离台6的滑道上,移动气缸14动作,其活塞杆推动移动板7沿着安装于分离台6侧面的导轨15移动,移动板7将钵厘体3和碗坯4组合体推向分离台6的另一端的两级圆孔中,在钵厘体3和碗坯4滑入两级圆孔后,碗坯4在自重作用下由分离台6落下到传送带三17上,传送带三17将碗坯4运送至下一个工序,同时分离气爪5将钵厘体3抓取至传送带一2上送走,至此整个钵厘体3和碗坯4的分离过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8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自动排序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现称重仪表自动和远程清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