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合粉末状量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8732.2 | 申请日: | 2014-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真清;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合 粉末状 量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器量取领域,涉及粉末状量取方向。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在倒取固体粉末或固体颗粒(如食盐、奶粉、咖啡等)时,由于不具有便捷的定量取用功能,所以只能凭个人判断倒取,经常导致量取量过多或过少,尤其是食盐的使用一旦多了,就会食物过咸难以下咽,不容易实现定量取用的问题导致生活操作十分不便,而且防潮和卫生也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量取粉末时不精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合粉末状量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合粉末状量器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为环状体;第二部件包括储量区和定量测量粉末的定量区,储量区的上端部位和第一部件形成密封结构,储量区的下端为漏斗形状,储量区下端的漏斗结构连接定量区;定量区为柱体结构,定量区的上端是第一落粉口,定量区的下端是第二落粉口,第一落粉口处设有控制粉末流量的第一开关,第二落粉口处设有控制开合的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部件环状体的外侧有外螺纹,储量区上端部的内侧有内螺纹,储量区和环状体通过螺纹旋紧。
所述储量区上端部的内侧设有卡槽,通过卡合方式和环状体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定量区的柱体结构为多节伸缩柱体结构,每节的体积容量相同,定量区收缩进储量区内,节省存放空间。
所述储量区下端的漏斗结构为软组织,收缩进储量区内部。
所述多节伸缩结构中的每节间通过软组织连接,都收缩进储量区内部。
所述定量区的柱体结构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的外侧标有刻度,用以读取测量量。
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一体结构,二者同时运动,定量区位于开关内部。
所述定量区与第一开关的周边连接处设有倒角。
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中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密封方式有多种,如卡合、螺纹、拧合等增加了厂家的选择方式。使用时环状体穿过装有粉末包装袋的袋口,可使待测物粉末倒入储量区内,使得量器可以重复使用。储量区下设有定量区和落粉口,落粉口可以控制落粉的速度和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量取待测物粉末物体的不精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装置的示意图;
图2 是本装置的螺纹连接示意图;
图3 是第二部件的伸展图;
图4 是第二部件的最短收缩图;
图5 是一体开关的示意图;
图6 是本装置中第一开关7的俯视图;
图7 是本装置的剖面图;
图8 是本装置的卡合连接示意图;
图9 是本装置第一开关和漏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10 是本装置第二开关的平面示意图的卡合连接示意图;
1为第一部件,2为第二部件,3为储量区,4为定量区,5为第一落粉口,6为第二落粉口,7为第一开关,8为第二开关,9为漏网,10为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可拆合粉末量器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第一部件1为环状体;第二部件2包括储量区3和定量测量粉末的定量区4,储量区3的上端部位和第一部件1形成密封结构,储量区3的下端为漏斗形状,储量区3的下端密封连接定量区4;定量区4为柱体结构,定量区4的上端是第一落粉口5,定量区4的下端是第二落粉口6,第一落粉口5处设有控制待测物的流量的第一开关7,第二落粉口6处设有控制开合的第二开关8。
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密封方式有多种,如卡合、螺纹、拧合等。如图2所示,环状体的外侧有外螺纹,储量区3上端部的内侧有内螺纹,使用时环状体穿过装有粉末包装袋的袋口,储量区3和环状体通过螺纹旋紧,即可使粉末倒入储量区3内。包装袋固定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当袋内物体使用完后,可以卸开部件,重复使用量器,降低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8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