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钢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9241.X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根;温干欣;姚志刚;宋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耐磨钢球主要步骤如下:
1)、先加热钢棒,然后采用剪断机把钢棒切成小段,经过粗、精锻机后呈球形;
2)、呈球形后在球道的输送下进入水槽进行热处理(常见的淬火以及回火)。
然而,上述的各个工艺的衔接部分全靠人工进行,市场上也没有出现自动化生产的设备,必然造成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同时,经过粗、精锻机后钢球的温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同温度进入水槽淬火时,钢球的内部组织存在很大差异,致使产品的质量很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钢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钢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包括钢棒加热炉、与钢棒加热炉出口相连通的剪棒机、位于剪棒机出口处的粗锻机、精锻机、淬火系统和回火系统,特别是,生产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裁切后的棒体输送至粗锻机中的第一机械手、用于将粗锻后的钢球自粗锻机中取出并输送至精锻机中的第二机械手、通过第一球道将精锻机精锻后的钢球输送至能够根据钢球的温度选择快慢通道的分球系统、以及将精锻机精锻后钢球从精锻机中取出并输送至第一球道内的第三机械手,钢球经过分球系统后,每个进入淬火系统的钢球温度相对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分球系统包括钢球的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用于将第一球道分别与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相连通的Y型通道、设置在Y型通道与第一球道之间的温度检测仪、设置在Y型通道交叉处并能够选择第一球道与快速通道或第一球道与慢速通道相连通的挡板、用于驱动挡板选择通道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内钢球输送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根据温度检测仪所检测的温度驱动挡板选择第一球道与快速通道或第一球道与慢速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挡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设置在Y型通道的交叉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能够接收到温度检测仪所检测的温度信息并能够驱动第一电机工作的处理器。
具体的,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的进料端低于出料端,输送机构包括分别自下而上逐渐上升的设置在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内的第一环形链和第二环形链、分别沿着第一环形链和所述第二环形链的周向分别设置在第一环形链和第二环形链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第一环形链和第二环形链快慢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其中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之间构成一个隔槽,该隔槽能够在快速通道或慢速通道的进料端将钢球逐个的装入、在快速通道或慢速通道的出料端逐个输出。
进一步的,分球系统还包括能够将第一球道内的钢球逐个的输送至第一环形链或第二环形链上的隔槽内的送球单元,该送球单元位于第一球道与Y型通道之间,且包括可绕第二转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的拨盘、一端部套设在第二转轴一端部的拨杆、与拨杆另一端部转动连接并能够推动拨杆绕第二转轴的轴心线转动的气缸,其中拨盘上开设有放置钢球的缺口,第一球道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其出料口与Y型通道之间由拨盘相衔接,在气缸伸缩下,拨杆带动拨盘顺逆转动,将位于拨盘缺口内的钢球输送至所述Y型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淬火系统包括上料单元、位于上料单元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的淬火单元,上料单元包括能够将钢球逐个的输送在两侧的淬火单元内、并使得钢球能够逐个衔接的设置在每个淬火单元内的自动分球器,淬火单元包括内部能够盛装液体的水槽、位于水槽内并自下而上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杆、以及驱动螺旋输送杆输送钢球的第二驱动机构,其中在螺旋输送杆旋转时,能够推动钢球自水槽的下端向上端逐步移动,水槽自下而上倾斜设置,并沿着水槽的延伸方向,在水槽的两侧设有喷嘴,当钢球运转至螺旋输送杆底部时,喷嘴可以直接向钢球喷水,该螺旋输送杆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设置在水槽内的横杆、沿着横杆的延伸方向缠绕在横杆外周的外螺纹,其中横杆的转速能够调节设置,具体的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钢球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9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