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茶麸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0177.7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雷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炳忠 |
主分类号: | C07H15/256 | 分类号: | C07H15/256;C07H1/08;C07J6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3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皂素 工艺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茶皂素提取工艺和制备技术,属于油茶树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茶麸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醣甙化合物天然活性剂制品和利用,具体涉及到一种从茶麸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
技术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50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20万吨左右,年产茶油约30万吨,产值约140亿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其中江西、湖南、广西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面积的76.2%。
广西是我国三大油茶产区之一,现有油茶林面积40万hm2,年产油茶籽16.9万吨,茶油3.8万吨,油茶产业已跻身全国三强。
油茶是一种优质食用油科,不饱和脂肪酸占94%,比其他植物油含量都高,容易消化,不易使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同时,不易酸败变质,经久耐藏。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也是农村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
茶油是一种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具有茶油的特征香味。它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组分和理化性状与世界公认的“油脂皇后”橄榄油非常相似;且油茶的不饱和脂肪油比橄榄油高1个百分点以上。
油茶籽经过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为茶油,提取茶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茶麸,其主要由纤维、蛋白质、茶皂素、淀粉糖及共衍物组成。茶麸中富含优质的天然茶皂素,含量约为20%左右,可通过应用浸提分离技术从中提取。
茶皂素(teasaponin)为生物碱,分子式为C57H90O26,分子量为1191.31,熔点223--224℃,易吸湿,味苦辣,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醋酸、吡啶等强极性溶剂中,不溶于乙醚、石油醚、苯等有机溶剂。茶皂素由配基、糖体和有机酸构成的三环五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乳化力、分散力、润湿力和发泡力。茶皂素对冷血动物具有高毒性,而对人畜等恒温动物则无毒或低毒。因此茶皂素可以代替和部分代替化学产品在兽药和农药中的应用,以其独特的抗微生物、寄生虫和害虫的作用机理,不会致使生物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不会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可长期使用。提取茶皂素后的茶麸,经分离得到含纤维多的粗粕,可做肥料或燃料。富含蛋白质、淀粉(蛋白质≥25%)的细粕,可作饲料蛋白,因为茶皂素经提取后其含量已降至1%以下,口感较好,营养成分多,是很好的饲料原料。
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炳忠,未经雷炳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芦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簇结构的三维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