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意开口球面纤维网格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0194.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九林;马利;马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健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24 | 分类号: | B29C70/24;B29C7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意 开口 球面 纤维 网格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腐蚀、破坏时不易产生碎片等显著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舰艇、建筑工程、高端运动器材等领域,其结构性能好、质量轻,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改善抗震性能,今后将更广泛的取代钢材等传统金属工业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目前主要通过铺层与缠绕方式实现。其中纤维缠绕工艺可适用于大多数回转体,尤其是筒形容器。球形容器相比筒形容器具有突出的优点,其容积与表面积比值最小、球形容器在内压下经纬向应力相等,且仅为筒形容器环向应力的一半,在航空航天、深海等领域,只有应用球形复合材料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与性能需求。对于存在不对称开口的球形复合材料容器,目前一般采用类测地线缠绕方式,依靠摩擦力来防止缠绕过程的滑线现象,当开口直径较大时,缠绕角增大,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防止滑线所需要的力,因此开口直径受限。另一方面,由于缠绕工艺需要在球形容器两端设置极孔,在极孔边缘纤维容易大量堆积造成应力分布不均匀,直接影响结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对称大开口球形复合材料结构,基于球面测地线理论提出了一种任意开口球面纤维网格构造方法,避免了缠绕工艺过程的滑线现象和极孔边缘的纤维堆积,使得制成的大开口球形复合材料结构具有均匀良好的应力分布。
一种任意开口球面纤维网格构造方法,步骤如下:
1)建立球的内接二十面体;
2)连接各顶点生成二十面体的各三角形平面;
3)将各三角形平面剖分,生成新的三角形和多面体,不断逼近球面;
4)将新的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投影到球面,生成球面测地线网格,对于存在开口的球面,滤去开口处的节点和网格;
5)将纤维按照步骤4)得到的球面测地线网格通过编织、喷射等方法成型。
步骤3)将各三角形平面剖分,是将各三角形的各边的中点连接之后形成新的三角形和多面体。
步骤5)所述的纤维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硼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任意不对称大开口球壳的纤维网格增强,所适用的纤维种类广泛,且纤维分布均匀,克服了通常大开口球体缠绕过程的纤维滑移和堆积问题;同时还具有成型过程无需极孔,纤维排列均匀等优点,使得制成品力学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二十面体表示的近似球面;
图2 是经过1次剖分的球面近似网格;
图3 是球面测地线网格;
图4是大开口复合材料球形结构纤维网格;
图5是大开口复合材料球形结构加密的纤维网格;
图6是两端不对称开口复合材料球形结构纤维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球面测地线网格构造原理
球面上的测地线是球面上任意两点沿球面的最短路径,对于球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若能保证纤维均沿测地线分布,由此形成的复合材料结构则具有最优的形式,不仅避免了滑线问题,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复合材料球体的应力分布,从而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对于存在不对称大开口的球形复合材料结构,通常的纤维缠绕工艺必须改变缠绕角才能使线型覆盖整个球面,受摩擦力大小的限制,缠绕角不能改变太大,因此开口直径非常有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任意开口球面纤维网格构造方法,所有纤维均沿测地线分布,且由于纤维网格节点的交织,完全避免了纤维滑移,同时开口处也不存在纤维厚度堆积,制成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测地线是测地曲率为零的曲线,即曲面上测地线的密切平面包含曲面的法向。在一张曲面S上任意取两点P和Q,在S上由P点到达Q点的路径有无数条,但在局部范围内最短的路径一般只有一条,称为P到Q的测地线。在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结构中,为避免成型或承载过程中的纤维滑移,纤维按测地线分布是为最理想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健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健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胶贴合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滴控制的3D打印头系统及其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