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治疗白喉的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0380.4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虹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4;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5261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治疗 白喉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治疗白喉的药剂。
背景技术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白喉属中医学温病范畴,中医文献中的“喉痹”、“喉风”、“锁喉风”、“白蚁疮”、“白缠喉”、“白喉风”等包括本病。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我国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现仅在未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发。
中医学认为,白喉的病因为温疫疠气或疫毒燥热时邪,当素体肺肾阴虚加之干燥气候的影响,如秋冬久晴不雨,则邪易从口鼻而入,直犯肺胃,酿成阴虚阳热而发病。《重楼玉钥》还提到“…或多服辛热之物,感能而发”的饮食因素。咽喉为肺胃之通道,外感疫病之毒,直犯肺胃,流过经络。疫毒与气血相搏,故红肿热痛,腐烂而成伪膜,以致气道不和或梗塞。热毒内陷心肾,耗阴伤气,以致酿成阴虚阳微之候(约相当于白喉性心肌炎)。热毒流注,阴损络伤,故致麻痹。邪毒痰浊,窒于喉间气管,使肺气的升降清肃功能发生障碍,轻者出现发热喘咳,干咳如吠,声音嘶哑等的痰浊窒盛证候;重者 出现面色苍白,痰鸣唇绀,吸气困难等喉部梗阻证候。
目前市场上的治疗白喉的药物、药剂疗效差、治疗周期长、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于治疗白喉的药剂,治愈率高、药性好,治疗周期短,无副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专用于治疗白喉的药剂,由如下各成分组成:蒲圻:13—14份、芦笋:5—6份、薄荷:1—2份、玄参:2—3份、百草霜:4—6份、蜂蜜:6—7份、桔梗:2—3份、蒲公英:2—3份;制备方法:按配比将蒲圻、玄参、百草霜、桔梗、蒲公英洗净、切碎,加入1.5—2倍水加热至90—95℃,换水,再加入2.5—3倍水,将芦笋、薄荷洗净、切碎入锅,猛火加热2—2.5小时,文火保温0.5—1小时,然后去渣、冷却,温度为40—45℃时加入蜂蜜,得药剂,每日口服2次。
优选的,由如下各成分组成:蒲圻:13.2—14份、芦笋:5—6份、薄荷:1—2份、玄参:2—3份、百草霜:4—6份、蜂蜜:6.2—7份、桔梗:2—3份、蒲公英:2—3份;制备方法:按配比将蒲圻、玄参、百草霜、桔梗、蒲公英洗净、切碎,加入1.5—2倍水加热至90—94℃,换水,再加入2.5—3倍水,将芦笋、薄荷洗净、切碎入锅,猛火加热2—2.4小时,文火保温0.6—1小时,然后去渣、冷却,温度为40—45℃时加入蜂蜜,得药剂,每日口服2次。
优选的,由如下各成分组成:蒲圻:13.5份、芦笋:5份、薄荷:1.5份、玄参:2.5份、百草霜:5份、蜂蜜:6.2份、桔梗:2份、蒲公英:2份;制备方法:按配比将蒲圻、玄参、百草霜、桔梗、蒲公英洗净、切碎,加入1.7倍水加热至92℃,换水,再加入2.5倍水,将芦笋、薄荷洗净、切碎入锅,猛火加热2.2小时,文火保温0.6小时,然后去渣、冷却,温度为42℃时加入蜂蜜,得药剂,每日口服2次。
优选的,由如下各成分组成:蒲圻:13.2份、芦笋:5.5份、薄荷:1份、玄参:2.2份、百草霜:4份、蜂蜜:6.5份、桔梗:2.5份、蒲公英:2份;制备方法:按配比将蒲圻、玄参、百草霜、桔梗、蒲公英洗净、切碎,加入1.8倍水加热至93℃,换水,再加入2.8倍水,将芦笋、薄荷洗净、切碎入锅,猛火加热2.3小时,文火保温0.8小时,然后去渣、冷却,温度为43℃时加入蜂蜜,得药剂,每日口服2次。
本发明中药物的药性:
蒲圻:俗称马蹄,又称荸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食疗本草》:“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生津,止痢消渴,治黄疸,疗下血,解毁铜。
芦笋:性微温、味甘苦;芦根甘、寒,无毒。具有暖胃、宽肠、润肺、止咳、利尿诸功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言芦笋能“瘿结热气、利小便”; 根称为小百部,能润肺镇咳、祛痰、杀虫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虹,未经张长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用于立体车库的直驱式掉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