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分流的空气管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0597.5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具宗贤;徐大雄;孙暎丸;李性旼;李在仙;朴正烈;赵相熙;柳周原;赵成林;金锺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胡江海;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流 气管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可分流的空气管的空气净化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具有空气从空气流入口向空气排放口流动的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单元和第一过滤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部;及第二过滤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导管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可分流的空气管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韩国的空气质量在急剧恶化。因中国的迅速的工业化而产生的空气污染物通过黄沙被带进韩国,从而使韩国的空气中的有害重金属的浓度已超出足以担忧的程度。此外,即使在居住在建筑物内部的情况下,也有粉尘、甲醛、浮游细菌等污染物在污染室内空气,出于这个原因,据报道,引起了诸如鼻子、眼睛、喉咙的干燥和疼痛、打喷嚏、鼻塞、疲劳等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能够净化污染的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正在增加。当前常用的大多数空气净化装置内部配置有各种过滤器,引入所述污染的空气而通过所述过滤器以物理方式过滤污染粒子或者通过吸附来进行过滤,从而净化空气。
最近,为了提高净化性能,增加了适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器的目(Mesh)。即,通过增加过滤器的每单位面积的孔的数量,以便过滤或者吸附更微细的粒子。然而,随着过滤器的目的增加,施加到所述过滤器的前端及后端的空气的压差会增加,最终会引起空气排放口的风量及风压降低的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空气排放口的风量及风压,试图使风扇大型化或者改善风机的性能。然而,由于会导致随之而来的产品成本的增加等难题,因此需要一种与之对应的弥补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控制空气排放口的风量及风压的空气净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观点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具有空气从空气流入口向空气排放口流动的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单元和第一过滤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部;及第二过滤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导管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被配置为彼此并立,并能够被选择性地开闭。
在一实施例中,与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器相比,构成第一过滤单元的过滤器的过滤器前端与后端之间的压差可相对较大。
在一实施例中,与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器相比,构成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过滤器的目(Mesh)可更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可包括光催化过滤器及捕集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可包括活性炭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具有空气流入口及空气排放口;空气循环装置,形成从所述空气流入口向所述空气排放口的空气流动;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可使所述主体单元中的所述空气流动分流;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及所述第二导管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构成彼此不同的空气导管以使空气的流路分岔,并可在各个导管中配置具有彼此不同的压差的过滤器。据此,可选择性地控制空气排放口的风量及风压。
根据配置有本发明的构成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可选择性地执行实现杀菌及除臭功能的低风量模式下的操作或者实现除臭功能的高风量模式下的操作,而无需借助于风扇。
附图说明
图1A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图。
图1B是将图1A的空气净化装置沿着A-A’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2A及图2B是概略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开闭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未经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