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0632.3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兰;迟忠君;李伟;曾爽;焦东升;陈建树;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志刚;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电站 三相 电流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三相电流的大小;根据检测到的三相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开关信号,其中,控制开关信号用于控制三相电流平衡;以及向三相电源输出控制开关信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时,投资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站三相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为三相电源单相用户的三相不平衡。具体地,三相不平衡表现为三相电压(380V左右)恒定,但单相电压和单相电流不平衡。其中,单相电压不平衡是由单相电流不平衡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会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
1、电流不平衡会导致充电站变压器在某些时段处于高负荷状态,例如,冬天取暖时尤为严重。如果某一相电流过高,则可能导致此相负荷超过变压器的额定负荷。如果某一相电流超载严重或超载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变压器的损坏。
2、电流不平衡会引起中性点(即,零线)的电位偏移,导致各单相电压对中性点电位发生改变,即,导致各相电压不平衡。各相电压不平衡是指有的相电压高,有的相电压低。当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时,会引起三相电压的严重不平衡,此时,充电桩的充电电压会严重偏高或偏低,致使电动车无法充电,表现为充电过程中无法充电、自动跳线保护、监控故障报警等)。
3、电流不平衡会导致零线上的零序电流过大,引起线损和铁损增加,导致电能损耗增加,情况严重时零序电流会在变压器上产生涡流,发热,烧坏变压器。
4、电流不平衡时会导致某一相电流过大,以至于超过空开容量,导致电源跳闸。
其中,在三相电流不平衡时,可以将每相的用户负荷调整为平衡。实际上,充电站的三相电源在配置时,已经平均分配了每相电源的负荷,然而,由于各个充电桩的充电时间段是随机的,导致在不同的时间段某一相电源的负荷过大,而且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负荷最大相不同,电流的不平衡度大小也不相同,例如,车辆维修、司机临时有事、跑车距离长短等因素均会导致充电时间间隔变化,进而导致电流的不平衡度大小也不相同,因此,充电站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做到始终保持每相电源的用电负荷处于平衡状态。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采用先将三相电源进行整流,再将其逆变为一相交流电,所有充电桩统一由一组电源进行充电;而在办公室、厨房等需要三相电源的的环境中,负载可以直接由逆变器之前的三相电源供给。此方案虽然能够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但大功率逆变器的投资很高。
如图1所示,可以先将380V/50Hz的A、B、C三相电通过逆变器逆变为220V/50Hz的单相电,再将逆变后的220V/50Hz的单相电提供给用户。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时,投资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时,投资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站三相电流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三相电流的大小;根据检测到的三相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开关信号,其中,控制开关信号用于控制三相电流平衡;以及向三相电源输出控制开关信号。
进一步地,根据检测到的三相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包括:根据检测到的三相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到最大电流对应的电流相,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开关信号包括:根据电流相生成控制开关信号。
进一步地,在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开关信号的同时,该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电流补偿信号,其中,电流补偿信号用于补偿最小电流相的电流;以向最小电流相输出电流补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