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象要素等值面分析平台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1032.9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焦圣明;钱玮;祖繁;朱毓颖;朱承瑛;吴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9/45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象要素 等值 分析 平台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象要素分析平台,具体来讲是一种气象要素等值面分析平台,还包括该平台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气象观测初具规模,已建成31573 个自动气象站,各种移动观测系统百余套,高空气象观测、专业气象观测功能越来越完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催生了专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发展。表现在其用户数量日益庞大,用户类型众多,气象服务信息更加丰富和精细,需要的专业服务产品越来越多,用户在内容、时效、手段上要求高。现有专业服务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当前专业气象产品少,质量低;产品采用手工制作其周期长,特别是基于GIS 的产品制作难度大;服务机构劳动强度大,人员激增,生产效率低;存在客户资料发布或发送遗漏,管理落后;在发展新用户后需要人工修改程序或添加功能才能满足要求。实际访问量大时,系统无法实时响应,甚至导致服务器崩溃,现有系统在统一性、通用性、智能性、自动化程度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目前专业气象服务需要产品直观、可视化和可交互性。这要求预报产品除文本、表格、图片外,还需要以更多形式表现,注重直观、可视化和可交互性。服务产品及时、准确。产品多、时次多,要能及时发布,就必须要有产品的自动包装、生成技术,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的基础是气象信息,气象信息库的数据来源于各种气象观测数据,现有条件下,气象数据共享也是不平衡的,不同平台下相似功能的重复开发,没有统一的规范,以至于气象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服务器上,这样给系统使用就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气象业务资源共享满足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以及社会各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气象要素等值面分析平台及装置,该平台和装置基于中间件技术实现气象要素等值面分析模型,给用户提供一个基础组件,解决分布式系统的等值线、面的提取及输出数据的共享问题。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象要素等值面分析平台,包括至少三层结构体系架构分别为:客户端层,用于提供用户交互界面、显示系统参数配置和采集用户请求信息的图形界面,并回显用户请求的分析结果; 等值面分析中间件层,等值面分析中间件层主要包括前端控制器模块、数据管理器模块、模型对象模块、模型组件模块、服务组件模块,和适配器模块,所述前端控制器模块用于负责用户的信息注册、系统默认参数的读写和判断用户请求数据是否为气象标准数据;所述数据管理器模块对所述前端控制器模块传送过来的请求信息进行解析,根据提取出的气象要素种类和其对应的参数配置向气象数据层请求调取对应的气象数据,并将获得的对应数据和对应的参数配置封装成模型对象模块;所述模型组件模块用于解析模型对象生成等值面分析产品,并将生成的等值面分析产品以服务组件模块推送形式返还至所述客户端层;所述适配器模块用于将气象数据层中传递出来的用户请求的气象标准格式数据转换成系统能够识别的元数据后交给数据管理器模块;气象数据层,用于存储气象要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系统启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频道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