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钾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1455.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淑芹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钾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既需要氮、钾等大元素肥料,也需要有机物,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及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但是,近年来农民越来越忽视有机肥的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施用方便的、工业化生产的化肥,结果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生产潜力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更严重的还使土壤和农产品受到污染、农业生产投入增加,这与国家所提倡的发展生态农业、实现无公害生产倡议背道而驰,传统的农家肥虽有许多优点,但存在脏、臭和生产运输、施用费工费力等问题,使农民不乐意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肥料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钾有机肥,它是一种综合性全营养型肥料,可充分提高土壤益生菌群的反应速度与活性,改变作物活动周期,提高土壤中氮、钾的吸收率及后期追肥的利用率,达到作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缓解药害等,从而提高作物体内部能量,达到改善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氮钾有机肥,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氮20%~30%、钾20%~30%、有机物5%~10%、中量元素5%~10%、膨大剂0.3%~1%、缓控释长效剂0.3%~1%和甲壳素0.5%~2%。
其配制方法为:该一种氮钾有机肥,可采用通用的混合造粒法制得,经过原料选择,确定各元素的比例,计算各原料的重量,经粉碎、氨化、混合、造粒、质量检测、包装等工艺流程,获得本发明秧苗专用肥。
本发明的各肥料的作用如下:
氮能促进茎叶繁茂,分蘖增多,提高作物的产量及其蛋白含量,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延长其生育期,尤其对秧苗、韭菜等叶菜类蔬菜,具有较好的促长作用。
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钾不足时,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寒性和抗旱性均差;叶片变黄、坏死。
有机物,又名土壤腐殖质,具有适中的粘结性,能使粘土疏松或结成粒团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缓冲土壤酸碱度的变化。
中量元素通常指钙、镁、硫三种元素,钙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元素;镁是叶绿素的组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增强作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物质,是许多辅酶的结构成分。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
缓控释长效剂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于肥料的需求,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释放,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效。
植物蛋白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提高其内部能量,起到增产的效果。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聚合物,无毒、无害,易于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对植物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可每亩4-15公斤冲施,或加水搅拌均匀形成200倍~400倍液喷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氮钾有机肥是一种综合性全营养型肥料,可充分提高土壤益生菌群的反应速度与活性,改变作物活动周期,提高土壤中氮、钾的吸收率及后期追肥的利用率,达到作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缓解药害等,从而提高作物体内部能量,达到改善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1
该一种氮钾有机肥,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份:氮25%、钾25%、有机物8%、中量元素8%、膨大剂0.5%、缓控释长效剂0.3%和甲壳素1.2%。
按照以上配比选择原料并烘干,原料中水分小于8%;将原料粉碎,其粒度小于8目;将粉碎的原料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造粒、包装即可攻取一种氮钾有机肥成品。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所得的一种氮钾有机肥施用于以下作物,如表1所示。
表1
从上述实施例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氮钾有机肥,营养均衡全面,易于作物的吸收,用量少,肥效高,在提高作物品质,增产增收方便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淑芹,未经宋淑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