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1624.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凤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11/04;A61K31/045;A61K33/04;A61K33/28;A61K33/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39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咽喉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急性咽喉炎发作时,患者常常自觉咽喉疼痛,伴有咽部不爽,发音欠扬,咽干思饮以言多为甚、或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将转为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的致病病因复杂,但主要可归究于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方面、环境因素等,这三个方面属外因,内因则包括自身健康状况、相关疾病的治疗情况等。大多数患者都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造成的,也有的患者是由二者之其中一种造成的,所以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来讲,如果不能及时注意和纠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细节将使病情不断加重并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使原本有治愈希望的病例大打折扣,以至终身不能摆脱病魔的纠缠。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药物很多,但大都不能治愈,有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提供一种由全中药组成的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的药物,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造福人民,这种药物使用方便,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10-50份、朱砂10-50份、金果榄200-400份、雄黄40-80份、玄明粉120-180份、冰片120-180份、白僵蚕30-60份、西瓜霜70-110份。
本发明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黄连20-40份、朱砂20-40份、金果榄250-350份、雄黄50-70份、玄明粉140-160份、冰片140-160份、白僵蚕40-50份、西瓜霜80-100份。
本发明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黄连30份、朱砂30份、金果榄300份、雄黄60份、玄明粉150份、冰片150份、白僵蚕45份、西瓜霜90份。
药理分析:急慢性喉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喉暗,主要是与风热毒邪侵犯,导致肺胃之热而发生风热,实证久病伤肺胃、经络虚损,肾阴不足而致虚证,所引起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方中黄连清泻中焦之火;金果榄、西瓜霜清热解毒利咽喉肿痛;玄明粉软坚散瘀、气血可通;朱砂、冰片凉血解毒、防腐、消肿止痛;白僵蚕具有熄风止痉,散结解毒,社风止痒的功效;雄黄进一步助上述药解毒辟秽,杀菌抗炎,诸药共奏,效果显著。
本发明制备及用法:将黄连、朱砂、金果榄、雄黄、玄明粉、冰片、白僵蚕、西瓜霜共研细末过百目筛,每隔3-4个小时,用细吸管上少许此药吹入患处,每天三次,饭后用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治疗简便,疗效较好,本发明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药的性能配制而成的药物,它采用常用中药材料作为原料,诸药合用具有解毒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35份、朱砂30份、金果榄300份、雄黄55份、玄明粉155份、冰片150份、白僵蚕40份、西瓜霜90份。
实施例2:黄连30份、朱砂39份、金果榄300份、雄黄60份、玄明粉150份、冰片148份、白僵蚕40份、西瓜霜95份。
实施例3:黄连30份、朱砂30份、金果榄310份、雄黄70份、玄明粉150份、冰片140份、白僵蚕45份、西瓜霜88份。
本发明制备及用法:将黄连、朱砂、金果榄、雄黄、玄明粉、冰片、白僵蚕、西瓜霜共研细末过百目筛,每隔3-4个小时,用细吸管上少许此药吹入患处,每天三次,饭后用药。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轻者用药3天左右,重者用药7天左右,就会消退,即可痊愈。
治疗结果: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症状260例,痊愈252例,占98%,好转8例,占2%,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1:赵某,男,39岁,急性咽喉炎患者,症状:咽部粘膜有急性炎症,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伴有咳嗽、周身不适,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后,一个星期后痊愈。
病例2:冯某,男,26岁,慢性咽喉患者,咽喉不适,有异物感,发痒,红肿,干燥微痛,因咳嗽引起干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后3天后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凤,未经朱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