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1850.9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钟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胜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5/08 | 分类号: | B23D25/08;B23D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模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
【背景技术】
模式飞剪又称滑座式飞剪,是热轧带横切线上对条形金属板进行定长剪切的重要工艺,由于该剪切结果会直接反映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中去,因此需要对剪切装置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带钢的剪切精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模式飞剪主要由滑座、横向移动机构、摇床和曲柄传动机构等组成。为了满足工艺要求,现有模式飞剪控制系统采用PLC(逻辑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模剪完成对带钢的剪切。控制过程为:
①按预定速度输送带钢,同时测量移动板长;
②移动板长到达一定值时,滑座启动并加速运行;
③滑座加速到与带钢同步,且测量板长达到设定长度,发出一次剪切指令,滑座上的剪刃在行进中剪断带钢。
④滑座返回零位,准备下次剪切。
以上过程要求滑座和钢带都处于运动状态下完成定长剪切,带钢与剪刃和滑座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相互协调运动关系,否则将无法完成剪切,而仅靠PLC控制剪切精度仍然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包括滑座,所述滑座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第一刃车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刃车上下移动的第二刃车;所述第一刃车的剪刃面一侧固定有钢带抱紧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钢带抱紧装置包括抱紧条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抱紧条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刃车上并且跨过所述第一刃车的剪刃面,所述抱紧条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抱紧条正对所述第一刃车的一面设有若干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座的进口侧设有缓冲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座的出口一侧设有长度测量装置,所述长度测量装置输出端电连接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钢带从第一刃车与钢带抱紧装置之间通过到一定长度时,钢带抱紧装置能够快速抱紧钢带,使钢带随第一刃车的速度继续运动,提高了同步运动状态下剪切的精度。
2、钢带抱紧装置通过具有凸起的抱紧条夹住钢带,一方面抱紧条与钢带之间的摩擦力更大,而且能防止抱紧条对钢带表面产生损伤。
3、抱紧装置抱紧的过程中会对钢带产生沿输送方向的牵拉,导致钢带变形;钢带在缓冲辊上就具有一定的长度补偿空间,令钢带品质不受剪切调整的影响。
4、抱紧将对钢带长度的控制和速度的控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通过长度测量装置监控,以达到尺寸要求,后一个阶段在抱紧后钢带和第一刃车自动同步运动,提高了剪切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一实施例的抱紧条抱紧部位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滑座,11、第一刃车,111、剪刃面,12、第二刃车,2、钢带抱紧装置,21、抱紧条,211、凸起,22、驱动装置,3、缓冲辊,4、长度测量装置,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精度模式飞剪系统,包括滑座1、钢带抱紧装置2、缓冲辊3,长度测量装置4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滑座1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第一刃车11和可相对于第一刃车11上下移动的第二刃车12。钢带抱紧装置2固定于第一刃车11的剪刃面111一侧。缓冲辊3位于滑座1进口一侧,长度测量装置4安装于滑座1出口一侧上方。钢带6先经过缓冲辊3时会略有松弛,当待剪切部分被钢带抱紧装置2抱紧运动时可能会发生输送方向上的小幅调整,缓冲部分能防止后方连续钢带6的牵拉而令剪切尺寸控制不稳的问题。长度测量装置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和驱动装置22依次电连接,当长度测量装置4检测到钢带6传输达到所需长度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向驱动装置22发送信号,驱动装置22控制抱紧条21将钢带6抱紧于第一刃车11上,令钢带6与第一刃车11保持同步运动,直到剪切完成。通过长度测量装置4即时控制剪切过程钢带6与第一刃车11的相对位置,使剪切尺寸精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胜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胜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电气贯穿件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熔覆堆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