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泛在业务选择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2252.3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5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芮兰兰;邱雪松;毛熹玥;李文璟;郭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W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选择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泛在业务选择方法和系统,上述方法包括:S1,用户终端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状态信息触发多个泛在业务;S2,用户终端向其他终端广播数据包,其他终端中确定多个泛在业务,判断自身所能够执行的业务,计算相应业务的业务质量效益,将业务质量效益发送至用户终端;S3,用户根据最大业务质量效益对应的终端更新候选终端列表,根据更新后的候选终端列表载入执行终端列表,执行终端列表中的终端根据结构关系协同执行相应的业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业务处理质量,提高异构节点之间执行业务的协同性,提高业务处理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泛在业务选择方法和一种泛在业务选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不断高速向泛化发展,网络边缘的相关定义被极大地扩充,各种业务需求及周边网络设备的多样性等特点越显突出,大量的异构终端分布于网络边缘和用户周边,以异构接入模式互联互通,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形成了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校园等泛在末梢环境。在这些环境中,终端的定义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业务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各种终端(比如传感器、手机、PDA、便携式电脑、机器人等)分布于网络中,其存储能力、播放能力、计算能力、感知能力都能够作为一种业务能力通过组合组成泛在业务,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有个性化高质量业务。
在具有移动自组织网络特性的泛在末梢环境中,没有固定的基础服务设施,各终端可以依靠无线通信技术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快速形成自组织网络,该环境下的各终端具有如下特点:异构性、能力有限、动态性、资源不均衡等,使得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变化、节点资源受限效率低下,导致用户无法持续获取高质量的个性化泛在业务。因此,建立一种终端移动过程中感知终端间协同能力以确保业务执行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能给用户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组合业务,减少业务中断次数,减少中断开销,需要考虑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协同性,以保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泛在网络业务处理技术,有的仅能处理静态业务选择,而不能适应具有移动性与频繁拓扑变化的泛在环境,忽视了终端环境的上下文,缺少对维持泛在业务的选择方法,自适应性较差,或者没有考虑业务在网络中的动态变化性和智能设备的移动性,忽略了节点间的协同性能以及聚合个终端作为泛在业务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处理泛在业务时,在网络中选取具有更高业务效益的终端处理业务,提高业务处理质量,并通过选择的终端快速地协同完成泛在业务,减少处理业务过程中的中断次数,提高业务处理的连续性。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泛在业务选择方法,包括:S1,用户终端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状态信息触发多个泛在业务,初始化所述多个泛在业务中每个业务对应的执行终端列表、候选终端列表,并注册所述多个泛在业务之间的结构关系;S2,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每个业务的类型生成数据包,向所述用户终端所在网络中的其他终端广播所述数据包,所述其他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分别根据所述数据包确定所述多个泛在业务,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执行所述多个泛在业务中的任一业务,若能够执行,则计算相应业务的业务质量效益,将所述业务质量效益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S3,所述用户终端判断每个业务对应的多个业务质量效益中最大业务质量效益,是否大于所述候选终端列表中对应业务的候选终端的业务质量效益,若大于,则根据所述最大业务质量效益对应的终端更新所述候选终端列表,根据更新后的候选终端列表载入所述执行终端列表,所述执行终端列表中的终端根据所述结构关系协同执行相应的业务。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根据预设用户特征信息设置每个处理业务的终端的个体能力的第一权值、每个处理业务的终端与其邻接祖先业务对应终端之间路径质量的第二权值、每个处理业务的终端与其邻接祖先业务对应终端之间协同性能的第三权值,通过最小平方和方法和拉格朗日熵权法确定所述第一权值、第二权值和第三权值的初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