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接地故障判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2540.9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根;于步洋;于淼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世根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3/14;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接地 故障 判定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电监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接地故障判定器。
二、背景技术
通过长时间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到,虽经城、农网改造,投入巨额资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低压配电网的电量损耗大、涉电事故多、电源质量低,电网难管理,漏电保护失效等老大难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调查研究发现,供用电系统接地(含中性点人为接地和供用电系统的接地故障),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除了要使人们对电源接地问题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外,在技术层面上搞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本发明的目标。
长期以来,为了安全用电和对低压配电网的接地监控,特别强调在配电装置和用户终端配置漏电保护器。但剩余电流动作漏电保护器存在严重的频繁动作(以下简称频动)、损坏,导致拒动失效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1.因频动导致人为解除。在客观上,低压电网的接地故障本来就具有多发性和难免性,在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条件下,漏电保护器动作较频繁是必然的。再加上由于电网中性点接地、电磁干扰、电源投切浪涌等原因造成电源中性点瞬间偏移,可能导致的误动,加剧频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用电,用户不耐烦,于是漏电保护器被人为解除失效。
2.漏电保护器过压损坏。由于漏电保护器抗过压能力较差,且其电路直接接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再加上由于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把雷电引入电网,以及因接地故障、导闸操作、系统波动等原因造成瞬间过电压,会造成漏电保护器电路板过压损坏而失效。
3.漏电流分流据动。由于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造成漏电保护器对零N线接地故障不起作用,无疑会造成零N线接地故障长期存在且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当火线出现接地故障时,漏电流通过零线接地故障点就地回零,减小检测互感器输出的漏电信号,造成漏电保护器出现漏电流分流拒动失效。
4.先遭电击然后保护。漏电保护器的基本原理是触电者先遭电击,然后用互感器取得电击信号,再用这个信号控制动作停电,实现保护。可见实现保护是以先遭电击为前提为代价的,也可以说,实现保护的希望全寄托在缩短动作时间上,也就是说,漏电保护器迟动和拒动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由此可以看出,剩余电流动作漏电保护器在技术方案上是有问题的,技术上存在漏洞是漏电保护器用不住的根本原因,因此,靠它是完不成对低压电网的接地保护任务的。多年来,特别是城、农网改造以来,为了安全用电,漏电保护器几乎是强制性的用了一茬又一茬,结果,基本是茬茬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工厂,由于漏电保护器频动,影响生产,多数没有使用。在农村,由于频动,影响正常用电,相当数量的漏电保护器被人为解除运行,还由于中性点接地,将雷电引入电网,使相当数量的漏电保护器被雷击过压损坏,使漏电保护器名存实亡。漏电保护器在宾馆等一些干燥场合看来使用尚可,实际上是因为环境干燥,出现漏电的可能性很小,不能代表漏电保护器的全部情况,越是需要的地方如农村等潮湿场合,越不能用。经调研,现实中,相关的技术理论、标准法规、习惯做法,过分多样化,矛盾多,疑问多,不统一。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私下不再强调电网中性点一定要接地,也不再强调必须用漏电保护器了,却不知道如何真正解决低压电网的接地保护问题,事实上因为接地,低压电网仍然存在很多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电网接地损耗仍然很大,触漏电事故仍时有发生,低压电网仍然很难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及相关问题,曾研究了一套技术方案,并申请了专利,获得了专利权,即:发明专利“电网接地监控器”,专利号200610008428.6。通过该专利技术在产品化过程中的运用,已经解决了其主要问题,特别是电网接地监控器之总监控器,已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分监控器仍存在误动、损坏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对此,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逐一解决,可以得到一种新的抗过压、抗误动的,双功能的电网接地故障判定器,用以实现分级、分段监控和迅速判定电网接地故障位置的功能。
三、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世根,未经于世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信道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自愈方法
- 下一篇:输电导线用线夹